50万吨食用油定向售予五家 油企直呼“杯水车薪”(2)
贺文 庞丽静
2011-01-21 07:58
订阅
 1  |  2 

油企仍叫苦

有油企人士对本网表示,国家对油脂企业给予一定补助,但是差价很少,仅仅是国家的心意而已,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小包装食用油的成本与终端产品的价格倒挂现象极为明显。该人士介绍,目前进口散装豆油到港价格在1.12万元/吨,进口散装豆油经过精炼、包装成为小包装食用油,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小包装豆油的出厂价约为每吨9400元-9500元,价格倒挂每吨超过1000元。换句话说,小包装食用油企业现在每生产1吨食用油,就亏损1000多元。

而此次定向销售给5家大型粮油企业的食用油,之前有消息称以散装豆油为主,估计将以每吨9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小包装食用油加工企业,油企加上精炼包装的成本,以每吨9500元左右的价格售出,可以保持盈亏平衡。

但有油企内部人士认为,这些补贴性质定向销售给油企的食用油,仅仅只够维持在零售终端大概半个月、至多3周左右的销售,很显然是杯水车薪。待到补贴的食用油销售完毕后,企业还将继续亏损经营。

对于大型小包装食用油企业而言,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还能坚持多久?来自油企的人士多数叫苦连连。不过,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最让企业不能接受的是,目前不仅没能享受到原本在消费旺季涨价带来的获利,反倒将无利甚至负利润经营。

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接受本网采访表示,对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来说,盈亏并不是一时的原料价格的变化来决定的,比如现时生产的小包装食用油并非用的是现在进口到港的散装原油;此外,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贸易、到压榨、到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等这些环节都可能产生利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波峰与波谷是可以相互弥补的。

上述提及的油企内部人士不否认产业链布局对抗成本上涨风险的优势,但该人士认为,目前对于食用油加工企业而来的主要风险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策层面。

有油企内部人士不乐观的预计,按照目前的形势,如果没有补贴等扶持政策跟进,小包装食用油企业将难以撑到今年三四月份。此前也曾有观点激烈者认为,发改委的“招呼”和“约谈”或许能管得住暂时的物价不涨,但却不可能长期奏效,当“不得涨价”过了它的期限,憋了好久的物价会不会呈现报复性上涨的趋势,恐怕不是杞人忧天。

今年“两会”后,食用油的终端零售价格会否出现迅速上涨?郭清保认为,政策的逐步放开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会否出现报复性涨价还取决于市场对于高价的承受能力,如果市场对于高价不能买单的话,油企迅速涨价可能将难以遂愿。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