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系收编现代制药 研发“国家队”图谋全能药企(2)
仇子明 刘丹
2011-01-24 07:33
订阅
 1  |  2 

不过,周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并未对现代制药是否会成为国药系新药技术注入的唯一上市公司平台做出明确答复,仅表示国药集团还在讨论中,但未来国药系的医药工业整合均将围绕研究总院来进行。

在周斌就职演说的发言中明确表示,研究总院将加强与国药集团外部医药企业的横向合作,不断产出、输出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成果。

不过,早在现代制药股改时,其大股东上海医工院便有承诺,将把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乃至实现整体上市;而近年来,该承诺亦不断被上市公司管理层重提。2010年7月,现代制药斥资1950万元受让上海医工院及其下属公司上海现代医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共11项技术,包括甲红霉素工艺改进技术、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与开发研究技术、加兰他敏缓释混悬液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国药集团并不将国药系新丁现代制药作为其化学药的唯一上市公司平台,上海医工院在股改时的承诺将难以兑现,遑论研究总院的技术注入。

图谋工商联动

据公开资料,国药集团最新的战略定位是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科研平台和工业平台将与物流分销平台、生物医药平台一起成为集团的四大子平台。

尽管现代制药是国药集团中净利润最高的工业企业,其2009年实现整体净利润规模达1.09亿元,不过国药集团在2010年4月并购而来,以主营原料药、中间体为主的威奇达药业在2009年的净利润也达到了7700万元;此外,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工业企业致君制药在2009年的净利润亦实现8142万元。

广发证券研究员李平祝认为,国药系收编现代制药确未赋予其工业企业平台的“重任”,其原因是国药系的工业资产实力相对均等,难以平衡,“因此,十二五期间集团下属的包括国药股份在内的工业相关企业将自由发展,此后再根据各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资产整合。”

尽管如此,加大工业投入补齐短板,以实现工商联动,在国药集团内部已达成战略共识。

国药的主要竞争对手上药和华润已经率先实现工商联动,但国药是否可以步其后尘,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医药部门高级分析师黄东临对国药系的工商联动保留了一份审慎的态度,其认为,“国药一直是做医药商业的,想跨行业做医药工业并不容易。现代制药对国药来说,也不是一个可以拿来跟华润和上药相抗衡的级别。”

黄东临还表示,如果是常用药,基本药物,相对价格低廉,这种药本身就是要通过更多的渠道来提高销售额,这种情况下工商联动就有积极意义。如果是创新药、首仿药物或者是价格比较高的,通过学术推广来带动销售,这种工商联动的效益并不明显。国药收编了现代制药是否也能发挥这种优势还有待观察。

持“有待观察”观点,还有出自现代制药现前十股东系统中的资本市场人士,“国药集团如何在整体版图构架中,明确现代制药的定位,目前有太多的不确定,但如果仅仅凭着现代制药的体量,国药是难以在工商联动上与新上药一拼的。”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