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款支付推迟 恒大仍然在冬季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凯 尽管恒大地产集团(简称“恒大”)私募的资金已到账了5.06亿美元,但资金入境审批手续使其推迟支付“地王”出让金。
“我们引进的外资还没有入境,外汇管理局还在做相关的手续审批,还需要时间。”眼见已到向地王——“广州绢麻厂地块”付款的截止日期(7月8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只能如此回答。
即使这5亿美元顺利入境,恒大缴完41亿的土地出让金,最终也所剩无几。除了广州地块,许家印付出大代价拿下的上海地块、重庆科技学院都面临同样问题。
一位接近许家印的人士告诉本报:“此次私募主要是用来还债的,但是显然这些钱根本不够用。”
“地王”付款到期
7年前的2001年初,广州绢麻厂地块报价3.86亿元,在付款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因无人应价而流拍。7年后的2008年初,6家开发商均在28亿元左右停止举牌,而恒大一路把价格飙到了41亿,以不可思议的价格拿下此地。“在整个拍卖过程中,恒大显的信心十足,疯狂的竞价让人有些害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一位参与了整个竞价过程的开发商说。
在拼命拿下这块地的背后,是恒大在御景半岛之后继续寻找高端项目的考量,更为重要的是为其顺利上市增加砝码。
转眼间,付款日期已到,恒大是否会面临被收地的命运?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宣教处某负责人告诉本报:“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处置办法,估计恒大已经递交了延期付款的申请,不会那么简单的收回,即使要收回,也要按照程序走,怎么拿的地,就怎么退回去。”
这位负责人还说:“按照一般市里审批土地的程序,由市政府牵头,有关职能办通过例会(用地会或收地会)来最终决定,我们和规划局只有提出意见的权利,这需要七八个会员集体商议来决定。估计市政府马上就会有意见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按照法律合同的规定,只要推迟缴纳一天,就要罚一天的款。”
显然,政府决议时间上的滞后,也为恒大争取了宝贵的还款时间,但是不知道许家印救命的6亿美元资金何时能顺利通过外管局的审批入境。许家印只说:“快了。”
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据许家印透露,他真正花大价钱拿的地是去年第四季度拿下的广州绢麻厂项目、重庆科技学院、上海项目,这三块地也是实实在在打算用于上市,因为它们的条件恰好是跟上市的要求吻合。
这3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占恒大土地储备的三十分之一,但涉及总地价金额80亿元,占恒大计划IPO融资额约三分之二。“这也是几个月来让许家印寝食难安的主要原因。”接近许家印的人士说。
除了这三个项目的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据《财经》报道,截止2008年1月31日,恒大共欠银行贷款高达111.33亿元。这样算下来,恒大资金缺口大概在160亿之多。
即使6亿美元最终全部顺利到账,加上已有的15亿,还不到所需资金的40%。恒大如何能挺过这一关?
融了6亿美元,让资产负债率从95%降到65%,这就是许家印在香港上了三个月的班所交出的答卷。“这几个月他在香港找了很多人,但是大家都不敢出手。”接近恒大的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从恒大启动上市事宜开始,香港的投行对恒大就不是很看好。“这主要是市场因素,上市不成功主要是市场不好,而现在没有人敢借钱给你,也是觉得大陆市场不好。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没有人能知道。”戴德梁行某香港高层告诉本报,“香港的开发商对政策的变动非常敏感。”
许家印表示,早在谋划上市之前,恒大就已想好了备选的融资方案:一是恒大去年开工、正在建设的36个项目,预计今年可售面积共750万平方米,在3月份时,已有近400万平方米,物业在建筑进度上达到了预售条件,可以马上销售楼宇回笼资金;二是拿一大批项目进行合作;三是增资扩股。
一位接近恒大的人士说:“看似是可选择的三个方案,但是现在全国的销售都不理想,另外两个方案,许家印知道,如果成行,他会付出很大代价。”
而许家印权衡利弊后的“增资扩股”,让许家印损失不小:净资产折让达17%,割让16%股权。另外,来自香港投行界的消息,郑裕彤与许家印部分约定债务年息极高,可能高达40%,换句话说,如果是4亿的借款,那意味着许家印一年要还一亿。

- · 11年后再次回国执教 郎平出任广东恒大女排主教练 | 2009-08-11
- · 任志强:有其所还是有其屋 | 2009-08-10
- · 1-7月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 | 2009-08-10
- · 恒大地产9月将赴港上市 | 2009-08-10
- ·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启信用卡大额支付 | 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