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夺终端 开发商的冬季面孔
经纪观察报 记者 陈文雅 在市场的淡季,价格是一个有效的砝码,低价入市的效果最为立竿见影,但它不是全部。
仍有许多的公司想到了别的办法。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最大的竞争是客户资源。”阳光100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表示。
从“坐等”到“出击”
说起营销团队,有一家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业绩总是令人刮目相看,那就是被任志强屡屡评价为“能把土豆卖出黄金价”的SOHO中国。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心情似乎从未受到过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在3月25日举办的新浪乐居2009创新峰会,当任志强表示“写字楼和商业物业仍未走出调整期”时,潘立即插嘴说:“我不同意,我家三里屯SOHO就卖得挺火的。”任只好澄清,“你看到的是你一家的情况,我说的是全局,你家不是行业典型。”
2008年,三里屯SOHO一个项目就为SOHO中国贡献了72.4亿的销售额。SOHO中国的主要客户,是山西、内蒙古、河北等能源大产区的“煤老板”、“钢老板”、“羊毛老板”们。SOHO的明星营销队伍,在近一两年深入这些区域,巡回召开产品推介会,挖掘客户资源,潘将其戏称为“晋察冀”地区干革命。在“煤老板”们看来,潘石屹可是京城地产大腕,属于常常能在中央电视台露脸的“头面人物”,而房地产商对“煤老板”的看法则不统一,有的楼盘销售人员在和客户推销产品时宣称“我们的项目客户不是500强公司的CEO,就是事业有成的海归人士,我们是不欢迎煤老板的,这会降低楼盘品位。”但潘对于这些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老板们从未摆过架子,据SOHO内部人士透露,潘常常以“答谢客户”之名邀请“煤老板”吃饭,而煤老板们则以能与潘同桌吃饭为荣。
阳光100和SOHO中国素有合作,几年前在烟台,SOHO中国的营销队伍就客串过一回阳光100项目的销售代理。阳光100董事长易小迪是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老同事,常表态要向潘石屹学习其营销能力。阳光100的项目大多在二三线城市的繁华区域,客户群和SOHO中国的项目有很大不同,不过,阳光100的营销团队也从一般地产公司典型的“打广告、做样板间”以及“坐台上 等客人”的营销方式逐渐“走出去”了。最近,阳光100推出了一项大手笔:招聘了上千名员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内部培养,还有一部分是公开招聘,从事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
“对我们而言,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营销模式,虽然行情在跌,但服务还是要跟上,而且要做得比以前更好。”范小冲表示,“在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最大的竞争是客户资源。”而这样做并未大幅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原因是招聘的人员全部采用市场化方式管理,薪水和营销业绩直接挂钩。
目前,阳光100的扩招队伍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在尝试这种做法之后,阳光100的销售业绩同比翻了一番,“当然这其中也有品牌和个性特征得到强化的因素。”范小冲说。
一些和大企业、大机构关系密切、历有合作渊源的房地产公司,在淡季选择了项目合作的形式。在北京,有不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团购”商品房的现象。“团购”项目往往属于这些机构的福利项目,员工可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并由员工所属单位给予购房补贴,至于前期开发,有的机构直接参股投资,有的机构则不参与。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客户资源有保障,资金回笼快。不过,为了能够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地产公司通常需要积累多年人脉资源。
嫁接“稀缺资源”
与重视对客户终端争夺不同的是,一些企业在对已有客户的维护中,获得了这些客户对地产商新楼盘的追随。
浙江绿城集团,在营运绿城医院成功之后,开始把医院资源、学校资源与商品房社区嫁接。

- · 秋风:高房价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 2009-07-31
- · 开发商携亿元失踪 200余购房者难办房产证 | 2009-07-22
- · 开发商拥地自重 | 2009-07-21
- · 北京调查15家捂盘开发商 公布举报电话和网站 | 2009-07-15
- · 任志强:“寻求一种制度不完整下的企业安全” | 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