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华强集团改制遭质疑(2)
资产置入置出谜团
华强集团是深圳华强的大股东,伴随着华强集团的改制,其与旗下深圳华强的资产交易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根据今年公告的定向增发方案,深圳华强将其直接持有的东莞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48.67%股权、广东华强三洋集团有限公司全部50%的股权和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全部10%的股权转让给公司大股东华强集团,转让价格为5796.38万元。
五年前,深圳华强从华强集团购买上述三家公司股权,总共价格为17386.14万元。
一出一进,深圳华强在这笔交易中亏损接近1.2亿元。这被质疑为深圳华强向大股东华强集团暗中输利,甚至可能跟当年华强集团改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深圳华强董秘黄志敏称,华强集团转让给深圳华强的这三家公司股权在再转出时价值缩水有其历史背景,而且都经过了资产评估公司的严格评估。再说,华强集团这笔股权转让款不可能会被股东动用,省国资委虽然在现在的华强集团中只持有9%的股权,但依然派驻了董事和监事。
华强集团人士称,东莞三洋等3家公司于2004年进入上市公司,当时彩电产业景气度正处于上升通道,市场普遍对国内液晶、等离子等新兴显示技术相关的平板电视的前景看好。
随着2006年起的彩电业快速向平板转型,包括长虹、创维、康佳等国内彩电巨头在内的中国彩电业出现大幅亏损,东莞三洋等公司因为日方股东——日本三洋集团决定在彩电业战略收缩更是雪上加霜,2006年到2008年9月30日不到3年时间内累计亏损2亿元。
深圳市德正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资产评估显示,光东莞三洋在2007年就亏损11436万元,截至2008年9月30日,东莞三洋经审计后的净资产为-455.81万元,已经资不抵债。
黄志敏称,本次重组后,公司的业务方向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以电子制造业为主转向以商业物业和电子专业市场为主业,为此上市公司拟剥离东莞三洋等不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且亏损严重的资产,厘清业务方向,突出主业。
2009年7月30日,该重组计划也获得了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有条件通过。
“监管部门也认可了华强集团改制及本次重组的评估工作均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司改制与东莞三洋等资产的置入置出没有任何关系,这些现金集团公司股东是拿不走的。”胡新安如此说。
1 | 2 |

- · 广东省卫生厅否认感染“病毒性脑炎” | 2009-12-01
- · 深圳多名儿童患甲流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变 | 2009-11-30
- · 深圳规定“裸官”禁止担任正职 | 2009-11-26
- · 深圳35亿元扶植电子商务产业 | 2009-11-20
- · 深圳房贷政策对外宣称未变实则悄然收紧 | 200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