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尚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在市发改委举行的“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论坛前期宣传暨重庆试验区设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60元,有住房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0平方米,并符合公租房其他申请条件的,有机会申请公租房。
这意味着,家庭人均收入在460元以上者,均需购买商品房。那么重庆到底有多少家庭在这个标准线之下呢?
不久前,重庆市政府决定:未来10年,由政府投资和提供相关优惠及配套政策,分别在主城和郊区区县,各建2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前三年,主城和郊区区县各建1000万平方米;后七年,根据实际需求再各建1000万平方米。今年,重庆主城区将开建5个公租房小区,共计500万平方米。”。
如此大的供应量,让中低收入阶层充满期待。
“家庭人均收入460元以下”的说法一出,立即成为重庆当地新闻网站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新闻。记者致电重庆市发改委,被告知向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了解情况。
在一个小区的业主论坛上也有对此事的投票。备选答案多是:我就不信最后申请到的人都是460元以下的!这个标准和廉租房一个样,那叫啥子公租房呀;要不大家都不工作了,就低于460元了;只有460元的工资,还让人活吗?既然申请公租房的标准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60元,那还修车位做什么?生活费都还不够还有钱租房吗?短短两天投票人数就超过两千人,重庆市民对公租房的关注程度由此可见。
中原地产的一位黄姓主管最近接到了好几个客户的咨询电话。这几个客户都购买了几套小户型的房屋用于出租获取收益。他们担心公租房的出现可能会导致重庆房价和租金的下跌。黄主管认为就目前来看,公租房尚未真正启用,对房价还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随着大量公租房进入市场,应该对平抑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产生作用,小户型的房屋尤其是在公租房附近的,租金肯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院长任宏参与了一部分公租房政策的制定。他认为重庆大力建设公租房是要实现住房的两条腿走路,完全由政府保障和完全市场化都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市民所关心的很多问题目前都难有标准答案,重庆市法制办与市国土房管局联合成立《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起草工作组,将《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列入今年立法的调研项目。
有关人士指出,一个好的制度需要细节的完善才能得以实现,而且这个完善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积极参与正是政府制定和出台具体细则的重要基础。作为政府,应该耐心倾听民意,做好扎实的调研工作;作为公众,不管是否将来会申请公租房,都切勿等待,应该积极关注并提出建议,推动这一制度的完善。
- 文强称一审部分事实不成立 请求从轻处理 2010-05-13
- 文强案二审明日开庭 2010-05-12
- 重庆投12亿元保护校园安全 6300名民警进驻校园 2010-05-11
- 重庆遭遇大风暴雨袭击 已造成23人死亡 2010-05-06
- 重庆考录公务员办法出台:违反社会公德一票否决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