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房产税这一王牌尚未亮出,沉疴已久的土地增值税清算政令再现江湖,且严厉程度前所未有。
在分析人士看来,增值税新令背后,是政府力图推动开发商迅速降价放量。且与房产税相比,这组调控手段对房地产商的杀伤力更为直接。
而在高端项目扎堆的一线城市,一些曾经享尽土地升值的开发商,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橡皮筋”绷紧背后
土地增值税向来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橡皮筋”。
早在1993年底,国家颁布了《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但一直征收不力,清算比例极低。自2002年以后,随着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几波上涨,国家多次出台文件,要求严格查收土地增值税,多因种种因素不了了之。
土地增值税,按照四级累进税率计算,其因子颇为复杂。而税种制定的总体原则是,毛利越高,课税越重。长城证券此前曾做过一个测算,毛利率为40%的项目被严格征收土地增值税后,对净利润的影响是17.4%。而一些高端项目的影响超过30%。
面对这笔巨大税赋,开发商多以各种手段规避清算,随后税务部门改对项目按销售金额的0.5%-2%预征,项目结束后大致核定一个纳税金额,但极少严格清算。除上市公司外,并非所有开发商都能严格预提土地增值税。
此番增值税再次出台,貌似旧事重提,实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自今年4月国家祭出“史上最严调控”之后,全国交易量应声下跌,按照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的统计,北京市5月房屋成交量同比下降61%。与此同时,上海当月的成交量环比降幅达到7成。
事实上,开发商经历了2009年的大牛市后,手上多有充沛的现金流,导致许多项目纷纷推迟开盘,观望氛围颇为浓厚。市场的供应量和价格下行幅度,仍未能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
此时,房产税试点事宜尚在讨论环节,短期内难以成行,中央再推土地增值税征管政令:将土地税预征税率提高一倍;命各地在6月底前,上报当地清算计划,并选择3-5个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项目作为典型清算对象。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认为,其意所指,很大程度上是在迫使开发商迅速顺应市场趋势,大批放量使价格迅速回落。
“稍微明智点的开发商都会算出这笔账,与其死撑后还被收高额增值税,不如现在降价回笼资金。” 江苏省淮安市房管局局长邵明认为,这一政令对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一方面,土地价值在过去几年的成倍攀升,原有预征税率标准已经过时,税率提高,则可以大大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按照上海一地的统计数据,当地2009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928.04万平方米,200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330.22亿元。如果预征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等于上海全年房地产行业税收收入提高43.3亿元。
谁是被清算者
谁将成为那3-5家清算对象?
按照此前的清算要求,清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已转让的房地产占整个项目可售面积比例85%以上,或该比例虽未超过85%,但剩余面积已出租或自用;取得销售(预售)许可证满三年仍未售完;纳税人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
上海一位房企副总说,增值税打击的是低地价高房价的项目,其背后的开发商恐怕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判断不无道理,至今雄踞内地豪宅榜首的汤臣一品,早在2007年就陷入了土地增值税风波。日前的汤臣集团股东大会,汤家少帅汤子嘉拒绝对土地增值税新令置评。
坐落在陆家嘴“绝版”地带的汤臣一品大厦项目,由四座公寓楼组成。其中A幢和C幢,分别在2005年10月29日和2006年8月3日获得预售许可证,虽然目前项目出售比例尚未达到85%,但预售许可早已满3年,已位列清算之列。
这两幢住宅的总套数为180套,总面积达到91276.19平方米。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该项目出售均价已在2007年达到约11万元/平方米,而价格又随2009年6月份热卖后一路攀升,最新最高价达到18万/平方米。
由于汤臣一品拿地较早,楼面地价未超过5000米/平方米,按照市场估算,汤臣一品项目的土地、建安、维护、配套、利息成本折合每平方米约在3万元左右。“加上这么多年的人员、财务开支,再对装修、家具价格做大比例上浮,每方成本也不会超过4万元。”薛建雄说。
遵循上述标准,汤臣一品的净收入约为7万元/平方米。再刨去5.5%的营业税,每平方米的增值额也达到了6.4万元,增值率超过139%。
依据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四级累进税率中,增值率在100%和200%之间的,税率为50%,速算扣除系数为15%。汤臣一品已获预售许可超过三年的两幢住宅,应纳税额约2.51万元/平方米,应缴土地增值税总计29.1亿元。
这只是汤臣一品项目土地增值税的一部分,如果再算入目前用于出租的C幢住宅,其应缴税费还将剧增。
1 | 2 |
- 土地增值税不该是“橡皮筋” 06-11
- 房产税“乌龙”故事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