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佑地产进入严冬 二手房中介市场承压
陈哲
07:49
2010-07-09
订阅

记者 陈哲 就在21世纪不动产的大区总经理辞职之际,上海扩张最快的德佑地产也进入严冬。

目前,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月成交量已经跌落至5000套左右,2010年上半年较2009年平均水平下挫50%以上。一些小型的中介已经纷纷倒掉,德佑地产的业绩已经连续两个月在损益平衡线上徘徊。

2010年7月6日,德佑地产董事长兼总经理邵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德佑地产在2008年逆势扩张,但现在整个宏观调空状况不明朗,我们已经感觉到压力。

这家脱胎于21世纪不动产的房产经纪公司,以拥有良好文化和高效运营著称。2007年,成立5年的德佑,正式脱离21世纪不动产的加盟体系。因为采用业务骨干和公司“合伙制”,深耕市中心的德佑,被行业大佬称为“不可小觑的对手。”

跟所有的小型中介公司一样,德佑的快速成长,得益于灵活的公司机制。按照规定,成为业务骨干的经纪人,很可能成为新开店面的“店长”,并拥有门店30%的投资权和分红权。这使得德佑在发展初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房产经纪人加盟。

在2008年市场走低的情况下,德佑逆市扩张,门店由原来的16家扩张到50多家,产能一举进入上海市场的前列。

德佑董事长兼总经理邵非说,只有门店规模在德佑的3~4倍,佣金才有可能超过德佑。按照公司的统计,德佑在上海的佣金规模仅次于中原地产和21世纪锐丰不动产,后两者的门店数量分别为216家和197家。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德佑业务上定位于中高端,单个案例佣金额高。邵非却否认这是单位产能高的原因。“经纪行业最大的特点是信息服务的传递,使得资源得以高效配置。”

在德佑的运营中,经纪人手头的客户和房源信息是否能在第一时间上传共享平台,以期得到有效的信息配置,成为公司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并建立了赏罚严明的制度。而许多经纪公司往往对手下人“藏盘”、“泄盘”等现象,习以为常。

邵非对经纪人自身素质和对公司认同感的培养,造就了让外人看来惊人的单位产能。当然,更为现实的一点,是公司对骨干人员的让利。这种针对在德佑完成出众业绩的经纪人的激励机制将德佑员工和一些规模更大的房产经纪的业务员的想法区分开来。当然,德佑对直营店模式的坚持,也保证了公司制度对员工的管控。

“不过,中国的二手房中介市场属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德佑这样的模式在市场上已经遭遇到了很大挑战,而且在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德佑地产的成本高启,很难支撑下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