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芳洁 7月初,建业地产(0832.HK)对外公告称,包括建业地产在内的16家河南本土房地产企业已签订合资协议,拟共同出资12亿元,成立一家名为“河南地产商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目的是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从事物业开发及相关投资。
如此大量本地企业抱团的做法相当少见,如果说是缘于外来地产企业对土地资源争夺的压力,郑州市还远远算不上是受到外来冲击最为严重的二、三线城市。这支联合舰队的诞生,到底是什么原因?
背后推手
根据建业地产的公告,在这16家出资方中,河南建业、河南正商各出资2亿元,成为持股比例最高的两家公司,其余绝大部分企业出资额都为5000万元。
作为最大的出资方之一,建业地产会是这次联合的主导者吗?本报记者致电建业地产的宣传部门,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建业地产相关人士表示:“领导已经给了指示,关于联合成立合资公司一事,一律不接受采访。”建业地产对此事似乎忌讳颇深。
之前有消息显示,河南房地产业商会才是此事的主导者。随后,记者联系了河南房地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进京,赵进京表示:“成立合资公司确有此事,但现在还在议论中,公司还没有注册。”他并没有否认商会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成立合资公司,是以行业的名义。”他说。
至于新公司的任务,赵进京表示,现在还没有明确消息可以发布,“公司将来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政府运营城市。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都有可能参与。”赵进京说。
一位供职于16家出资地产企业之一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表示:“所谓的联合,就是政府牵头办这件事。谁会有能力让所有本地的竞争对手都坐在一起,开一家公司?行业协会只是政府的马甲。”他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并不重视成立合资公司的事。“现在出资,能有回报自然好,没有回报,扔了就扔了,万一以后参加招标拿地故意让你拿不到,那样损失得更多。”这位人士表示。
由此可见,企业在成立合资公司的过程中,似乎相当被动。在此情况下,建业地产对此事三缄其口,也在情理之中。
“商会开会讨论了此事,我们是其中的会员,董事会做出决定参与。我们公司也只是其中之一。”河南美景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诣表示,目前具体情况他也不是很清楚。
早在2003年,郑州市就曾发生过一次房企联合,当时是由郑州市政府主导。2003年7月,郑州市联合置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由郑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和郑州市25家地产企业联合发起成立,注册资金1.08亿元。随后该公司开发了位于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第一栋标志性商务大厦——联合中心大厦。当时的郑东新区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正是需要引进投资、完善配套的时候,政府集合民间资本完成了这次建设;这一次,政府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行业协会出面倡导,但企业对此似乎已经心知肚明。
1 | 2 |
- 小麦投放力度创历史新高,难平价格上涨趋势 2010-07-13
- 郑州开放30处防空洞供市民避暑 2010-07-13
- 河南房企抱团 出资12亿组建合营公司 2010-07-09
- 富士康“归属” 2010-07-07
- 富士康国际发布盈利预警 并将建厂郑州 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