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迷局
胡芳洁 谭怡
2010-08-04 07:55
订阅

记者 胡芳洁 实习记者 谭怡 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三个公租房开工的信息,并同时公布初步测算的成本租金。这是北京市首次透露公租房租金的具体数据。

然而这一公布,让很多人大失所望。从数据上来看,确实如此。

这三个公租房项目,分别是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石景山区京原路、朝阳区王四营两个分项目;北京市公安局建设的半步桥、西红门两个分项目;丰台区黄土岗。

根据本报记者的测算,石景山区京原路项目(初步测算成本租金22元/平方米/月),比周边市场租金低25%左右;半步桥项目(初步预测成本租金为25元/平方米/月),比周边租金低34%左右。而西红门项目(初步测算成本租金20元/平方米/月)、丰台区黄土岗项目(初步预测成本租金为30元/平方米/月),则出人意料高出市场租金价格10%、20%左右。

公租房租金高于市价,固然令人称奇。不过,公租房的难题,并不仅仅在租金。

此次公示成本租金的三个项目中: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为有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建设资金企业自筹,项目建成后由北控集团持有管理,面向社会公开配租,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以优先配租;

北京市公安局项目,项目建设、持有主体为北京市公安局机关服务中心,资金通过公积金贷款解决,建成后将优先配租给市公安局符合条件的无房干警家庭。其中,半步桥项目位于西城区半步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院内,同样属于建设单位利用自有土地进行建设。

以上两个项目都是属于建设单位利用自有土地、自筹资金进行建设,符合条件的本单位职工将获得优先配租。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配租公租房?实际上直至今日,北京对此并没有细则。北京市政府于2009年7月17日公布《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符合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标准的家庭,有资格配件公租房。除此之外,并无细则;之后,北京提出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公租房解决自有职工住房需求、农村集体组织建设公租房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这两类公租房,北京市建委的便民热线甚至表示,对此并没有相关政府文件,相关问题更是无法解答。

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邹劲松在2009年3月,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坦言,“现在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除了‘三房’(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的轮候家庭外,哪些人还可以申请公租房,需要明确界定;二是如何公开公平配租。”

今年7月底,有消息称本市公租房配租细则已上报市政府。这离北京市公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细则。

如果只是针对几个以解决自有职工住房问题为主的公租房项目,对其租金的讨论又有多大意义呢?而之前通过公开市场出让土地的公租房项目,也并没有见到相关的成本公示。此类项目的土地成本,应该很难低于利用自有土地的成本。那此类公租房的成本租金,是否会更高呢?

根据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并结合承租家庭负担能力和同类地段类似房屋市场租金一定比例下浮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租金。也就是说,最后公租房的实际价格不以成本租金为完全依据,还要跟据家庭收入、市场价格进行综合考虑。

据了解,在广州关于公租房的政策已经是改了又改,但是最后的方案还是没有确定下来。广州那边住房保障办的一位政府人员表示,价格一直都在调整和修改,关于如何定价,超过市场价格的部分由谁负责等问题没有得到确定的回答。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