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地产股”重组屡无果 丰华股份痛诉恶庄搅局(2)
仇子明
2010-09-13 07:19
订阅
 1  |  2 

人事行情

2008年定向增发的幻灭,致使丰华股份仅能依靠现有的三四个地产项目“自生式”地缓慢发展。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501万元,但同比下滑94.47%。大股东注入资产或再度重组的预期,却未被市场忘却。

2010年1月,丰华股份董事会班子调整,王铁峰取代蔡少斌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王铁峰的履历显示,其先后在金元证券、民族证券、联合证券担任执行总裁、常务副总裁、副总裁之职,此外,还曾担任过华宝信托副总裁、融通基金董事。

除王铁锋外,公司现任董秘苏宏金亦随之跻身公司董事会,其先后在长城证券、三峡证券、深圳清江投资等单位担任高管。除了身为公司董事外,苏宏金的另一个身份是丰华股份大股东沿海地产的资本运营副总监。

两位资本高手入主丰华股份董事会,让市场猜测,或是丰华股份启动重组的暗示。在人事调整公告发布后,两位新高管屡新前,丰华股份再现一波飙升行情。

上海某券商重组部高层告诉记者,王铁峰上任后,丰华股份的确一度试图卖壳。该券商人士对本报透露,当时,丰华股份大股东沿海地产曾试图以15元/股的价格卖出2000万股,从而退居第二大股东,“但因为公司自身业绩不讨好,股价炒不动,2009年长期盘桓在8元、9元左右,到不了大股东的心理价位,而且这个‘壳’的质量放在这里,谁愿意出3亿元吃进2000万股呢?”该券商人士表示,他曾经联系过至少3家丰华股份潜在的 “接壳”方,但对方均不感兴趣。

这位券商人士的说辞,得到了苏宏金的部分证实。“我们去年的确谋划过卖壳事宜,但只是有意向,未在战略上达成一致。”

至于当初引进王铁峰,丰华股份表示的确是作为专家引入的。“王铁峰也的确想做一些事,但因为身体原因,最终他选择了离职。”

重组出路

王铁峰的悄然离职,陶林的上岗,资金再度“投票欢迎”。9月3日,陶林屡新首日,丰华股份即以4.22%的涨幅告收。9月2日至9月8日,丰华股份斩获“五连阳”,股价从9.36元涨至10.17元,尽管涨幅仅有8.65%,但在地产股一片“绿肥红瘦”中,显然算是涨幅赫然。

值得一提的是,陶林在地产领域有18年的投资管理经验,除了身居丰华股份董事长外,陶林还兼任沿海家园执行董事等数职,同时,陶林也是丰华股份大股东沿海地产的第三大个人股东。

陶林上任,再度引发“人事行情”。对此,苏宏金对此并不意外:“丰华股份目前并没有考虑重组,有传言也肯定是庄家传出来的,不排除他们想借此拉高出货。”

至于谁是庄,苏宏金表示公司也不知道,每次股价异常涨停,公司都会向中登公司查询股东名册,“庄家太隐蔽了,我们一直没查出来,他们也没有和我们主动联系过。”事实上,近一年来的四份财报亦显示,丰华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变化不大。

尽管公司暂时没有重组的计划,但苏宏金亦承认,外界的猜测,在理论上不无道理。截至目前,丰华股份仅在北京、都江堰、鞍山三地有四处地产项目,且销售业绩主要依赖鞍山项目。本计划年内竣工验收的都江堰项目又因工程建设受气候灾害影响,产生了新的变数。

苏宏金坦言:“在全国的地产公司里,我们算是最后几名。”截至2010年上半年,丰华股份7.6亿元的总资产和3.45亿元的净资产可堪称是A股“最穷地产股”。

不过,自2006年4月,沿海地产斥资6673万元受让丰华股份21.13%的股权至今,其手上3972万股现今的市值已超4亿元。也就是说,相较于丰华股份连年萎靡的业绩,只有变现,才是沿海地产的“生财之道”。

没有新增地产项目,即使有,也未必可筹得足够的开发资金,兼之国家层面对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年底是否得以扭亏仍是未知。或许,对于丰华股份及其大股东而言,重组是唯一的出路?重组,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