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续集”?
至此,一桩原本很明晰的商业经济案件,竟然上升至可能影响双边外交关系的政治事件。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中法两国关系已从去年底开始趋于缓和,加上雷诺并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国企业牵涉其中,因此从政治层面上看,法国政府不会坐视雷诺“电动车间谍案”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改善。
很显然,雷诺“间谍案”不是第一个涉及电动车技术泄密的首个案例,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家李曙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商业间谍案,越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越有可能发生;而且越是高、精、尖的技术,其知识产权转移越迅速,商业间谍案的界定也越模糊。
“一方面是因为其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技术雷同或重叠很难说得清楚。”李曙光分析称,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热潮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是,对于此类案件的判定,最重要的还是证据。
不过,因为雷诺“间谍案”事件升级,却引发了业内人士对雷诺国产和日产电动车入华这两大悬而未决的项目的忧虑。公开资料显示,雷诺和日产两家汽车公司拥有同一个CEO卡洛斯·戈恩,并且雷诺现有的电动车技术主要来自日产。
据悉,两家公司总计已向电动车项目投入40亿欧元 (合51.9亿美元),其中仅对蓄电池投入15亿欧元。日产的一位高管近期也向媒体证实,日产是以“黑箱”(BlackBox)的方式向雷诺提供关键电池技术的,也就是说,雷诺不掌握电池的化学物质或知识产权。
在此之前,已经有消息传出,日产因担心核心技术外泄,而暂缓了聆风Leaf电动车在中国的国产化进程。因为按照中国政策的要求,只有将电池、电机或者电控这三项电动车核心技术之一国产的电动汽车产品,才有资格申请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分析人士称,雷诺“间谍案”的发生势必加重了日产的担忧。
可能因此受到波及的还有雷诺品牌的国产化难题。
2004年雷诺汽车与东风签署轿车合作协议,计划从2006年开始投产梅甘娜轿车,最终达到年产30万辆的规模。但2005年东风雷诺项目即因选址问题搁置。
尽管卡洛斯·戈恩和雷诺高层在不同场合均表达了雷诺国产计划会尽快启动的设想,但业内人士分析称,“由雷诺发起的商业间谍案对其国产计划正产生微妙的反作用。”“无论是三江雷诺还是东风雷诺项目,在商业间谍案有明确的结果之前,不可能重启。”
- 雷诺“间谍门”正式起诉 中国企业被传涉案 01-23
- 雷诺:试展电动车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