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航董事长:不会错失危机中的机会
记者 刘伟勋 58岁的中国国航(601111.SH,0753.HK)董事长孔栋4月28日首次坦陈,最近几年公司“走得太快”,2008年“跌了小跤”,但公司会吸取经验教训,变得聪明一些。
4月28日下午,国航举行的媒体见面会几乎成了孔栋一个人的“包场”,在和包括本网在内的媒体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这位国航掌门人务实而诚恳地回答每一个提问。他坦承,公司在燃油套期保值操作上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不太够,坦承外部环境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不过他强调,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国航的战略也不会发生动摇。
2008年,国航净亏损为91.49亿元,这是该公司最近7年来第一次严重亏损。其中,受国际油价2008年下半年剧烈波动的影响,国航燃油套期公允价值损失74.72亿元,成为公司巨亏的最主要原因。
孔栋表示,尽管去年出现亏损,但国航的盈利能力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扣除燃油套保浮亏和投资亏损外,国航2008年的经营亏损19.5亿,低于东航86.8亿和南航65.4亿元的经营亏损。
2009年第一季度,受益于油价企稳和需求回暖,国航在业内率先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9.81亿元。孔栋称,这个开局很不容易,公司会继续努力交出更好的成绩单。同时,对于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国航不会让其“擦肩而过”。
去年底,总部位于武汉的民营东星航空陷入困境,为国航提供了快速进入武汉市场的机会。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年初曾与东星航空达成重组的意向协议,但东星航空董事长兰世立在签约前夜选择了放弃,该公司旋即停航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孔栋透露,国航已在武汉设立了湖北分公司,有望在未来接手东星航空的部分资产和人员。
此前,国航还收购了首都机场持有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公司25%股权,使后者成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国航还在今年一季度成为上海的基地航空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站稳了脚跟。这些举措为国航客货并举、拓展市场奠定了基础。
孔栋的目标不仅是带领国航扭亏为盈,他还要让这家老牌国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航空公司。
几年前,国航为自己确定了新的愿景和定位,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航空公司”,其内涵是实现“竞争实力世界前列、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客户体验美好独特、相关利益稳步提升”的四大战略目标。国航计划2015年成为全球前10家综合实力最强的航空公司之一,不过由于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中国民航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也开始回落,国航可能把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间延后至2017年。
孔栋表示,尽管国航在2008年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公司的发展战略不会动摇。作为国家的载旗航空公司,国航在国际远程航线上需要具备与对手和盟友抗衡的实力。因此,虽然国际航线目前仍处于低谷,国航适当削减了国际航线上的运力,但依然会坚持国内国际并举的战略,为未来国际市场的转暖做好人才和能力的储备。

- · 姜长云:农民增收还需内外兼修 | 2009-08-12
- · 东星重整方案已成型将提交法院 | 2009-08-11
- · 写在危机一周年 | 2009-08-11
- · 危机后的“非淡季” 中美汽车7月热销 | 2009-08-10
- · 吉林省通化市副市长将出任通钢董事长 | 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