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新公式的玄机和隐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伟勋 在行业回暖时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601111.SH,0753.HK,简称“国航”)率先推出的一个计算票价折扣的新公式,获得了各大航空公司的响应和默契,却被公众指责为集体涨价、暗行“价格联盟”。
新公式的核心意图是将票价的折扣间隔从0.5折缩小至0.4折,理论上的票价层级从以往的20档增加到25档。国航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朱松岩对本报记者说,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既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也让航空公司获得更多的收入。
事实上,新公式背后还隐含着航空公司的苦衷与无奈。面对沉重的负担和盈利压力,它们既要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益,又要防止竞争者的搅局,还要小心翼翼地不被戴上“合谋”甚至“垄断”的帽子。而这个看上去令人费解的新公式,精巧地实现了它们的多重目标。
新公式玄机
4月20日开始,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公司都按照一个新的公式重新计算票价折扣,这个公式是1-(1-X)/(1+0.25),其中X代表原有的票价折扣。
按照新公式,原来的9.5折、9折、8.5折、8折机票依次调整为9.6折、9.2折、8.8折、8.4折,票价均有不同幅度地上升,而且原来的折扣越多,票价上涨的幅度越高。
新公式实行后,尽管航空公司及其代理在销售机票时不再直接标注折扣数量,但很多乘客发现,他们实际拿到的票价与以往相比有小幅提高。公众和媒体开始怀疑,航空公司正在通过新公式联手涨价。
事实上,这个公式代表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航空公司改变了打折的基础票价。以往航空公司是将全票票价(即民航局公布的基准价+基准价上浮25%)进行打折,新公式实行后,只对基准价打折,基准价上浮25%的部分不能打折,这部分成为票价的保底部分。
这类似于快餐店以前汉堡和薯条作为套餐共同打折,而现在只有汉堡打折,薯条不参加折扣。
以北京至上海的经济舱票价为例,民航局公布的基准价为904元,上浮25%后的全票票价为1130元。以前的9折机票为1017元,按照新公式,只对基准价904元打9折,上浮的226元不参加打折,新的折扣价为904×0.9+226=1040元,相当于全票票价的9.2折。
在中信证券分析师马晓立看来,新的票价折扣方式为票价提高提供了客观条件,航空公司也有提升票价的意愿,预计未来数月票价将呈现同比增长态势。据他测算,新公式实行后,国内航线平均票价将上涨5%-10%。
实行新公式后,无论是航空公司自身还是整个民航业,收入水平都将有所上升。因此,这个并非官方提出的公式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各大航空公司的响应和跟进,因为这是一个“利益均沾”的办法,只要跟进便可获益,而且不会损害其他航空公司的利益。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1到2月份,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相继向客票分销系统供应商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发出通知,要求对系统进行调整,按照新的公式计算折扣票价。
“各航空公司的通知不是同时发出的,但时间距离很近。”上述知情人士说。
3月19日,中航信向各机票代理商发出通知,称由于航空公司国内运价调整,拟定于2009年3月20日零时至2时30分对运价系统进行停机维护。事实上,此次停机维护,便是实行新的票价折扣计算公式。
中航信的这一举动被敏感的公众和媒体误读为中航信和航空公司集体推动机票价格上涨。民航局次日便辟谣称,民航国内航线运价政策无任何变化,中航信在发布运价系统停机维护通知时表述错误。
民航局的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多的猜测和质疑。
发起者国航
一位民营航空公司的高层说,以往民航局调整票价管理规定时,都会出台具体的文件。而这一次,民航局没有下发任何文件,但各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地跟进,因为新的票价折扣办法对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有利。
事实上,率先提出新的折扣计算方法并向中航信发出通知的,是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的国航。4月28日召开的国航媒体见面会上,国航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朱松岩向本报记者确认了这一事实。
商务委员会在国航内部被称为最有权力的常设机构之一,负责销售渠道、票价政策、运力协调、航线分析等核心工作。国航在业内以盈利能力强而著称,该公司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盈利,但去年因为燃油套期保值浮亏、需求锐减等因素首次巨亏91.49亿元。
朱松岩告诉记者,新的票价折扣方法源自国航对前一阶段市场运行情况的判断,认为随着需求回暖,可以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支付能力,进行客源市场细分。以往0.5折的间隔有些过粗,缩小间隔后既可以让旅客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可以增加航空公司盈利的机会。
“旅客以前如果买不到7.5折的票,就需要买8折机票,而现在可以选择7.7折、7.9折。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多挣1块钱也是挣,多挣10块钱也是挣,但多挣10块钱旅客可能不愿付钱。现在我多挣2块钱,而旅客也少花了8块钱。”朱松岩说。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航空市场需求旺盛,前三个月国内航线客运量平均增幅达到15%-20%。在此情况下航空公司扩大收入和规模的办法通常有两个:一是扩大运力投入;二是通过价格调整提升收益品质。
国航正是通过量价齐升的方式增加收益。一方面,国航一季度投入到国内航线的运力同比增加了22%;另一方面,则率先推出新的折扣方式,适度提高票价。
国航新推的折扣方法,很快被其他航空公司效仿。朱松岩强调,这是各大航空公司各自的市场行为,他们可能参考了国航对市场的判断和调整方法,但航空公司之间没有进行过协商,不存在所谓的“价格联盟”。
不过在一位接近各大航空公司的人士看来,尽管没有公开的协商,但“圈子”里的“默契”不可或缺。同时,他们的票价调整也得到了官方的默许,因为并不违法违规。
飞机票价是按照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实行幅度管理,允许航空运输企业在上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25%、下浮幅度不超过基准价的45%的范围内,自行制定具体票价种类、水平、适用条件。
航空公司这次调整折扣计算方法,显然没有超越上述文件的规定,尽管他们的行动出奇的一致。
市场的力量
其他航空公司之所以默契地跟进国航,另外一个隐情是,在2008年陷入亏损后,它们都希望通过提高票价提高收入,将一部分成本,包括自然灾害、奥运安保等非市场化因素带来的新增成本传导出去,但航空公司不敢独自提价,因为一旦自己提价而其他公司维持原价,自己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新折扣方式的推出,让航空公司名正言顺地提高了收入,又不会担心自己和同行的利益受损。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航空公司都选择了跟进。以低成本著称的民营春秋航空公司此次就没有调整票价折扣方式,为了降低成本,这家航空公司也没有使用中航信的客票分销系统。
按照新的机票折扣方法,原来的最低折扣票价0.4折将调整为2.4折,不过市场上低于这一折扣的特价机票仍然存在。这或许意味着,真正决定票价涨跌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而是市场供需关系。
而且航空公司出于竞争的需要,尽管采用了同样的折扣计算方法,但仍然会在价格上展开竞争。
一位民营航空公司的高层表示,从以往的情况看,尽管个别时候存在所谓的价格联盟,即几家航空公司约定最低折扣,销售时不会越过价格底限,但实际操作中,一些航空公司会采用“暗扣”的方式变相破坏规则。
国航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朱松岩表示,机票定价是航空公司随行就市的行为,国航的票价今后会有走高的时候,也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调低。
“就像菜市场卖萝卜、白菜,每天的价格都不一样,菜价背后有没有计算公式?”朱松岩反问道。

- · 专家称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强制减排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猜想 | 2009-11-25
- · 办公室杂记 | 2009-11-25
- · 几个日本传媒人 |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