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伊顿亚太区换帅 蛰伏中国商用大飞机

订阅
2009-11-03
陈哲

记者 陈哲 全球最大的动力管理公司、财富五百强企业伊顿公司11月2日更换了亚太区掌门人,曾担任伊顿重型变速器业务总裁的Curt Hutchins取代James W.McGill成为新的亚太区总裁。公司董事长兼CEO-Alexander M.Cutler隐晦表示,伊顿将在今后积极争取在中国商用大飞机项目中的燃油效率、液压控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在宣布亚太区高层换防的同一天,伊顿用在上海投资3500万美元的新亚太区总部来表明其对中国市场的看好。15年前进入中国并设立首家合资企业的伊顿,于2004年将亚太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此后,在James W.McGill的治下,伊顿在国内工业领域实现了高速的增长,McGill本人也在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一项由上海市为外籍人士颁发的最高荣誉。

作为一家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凭借着选择不同的业务组成及经营模式带来了不同的增长方式。始于1994年的转型,让伊顿从原来以卡车和零部件为主的老牌制造公司,成功拓展了业务发展空间,在宇航、电气和液压等业务上取得巨大成功,并逐渐成为全球动力管理领域的领先者。

在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8年,伊顿全球业务依然实现了18%的增长,达到154亿美元。而亚太区则贡献了其中的近20亿美元,其中国业务更是翻番,并有望在2010年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

伊顿公司旗下两大集团之一的工业集团COO,Craig Arnold称,新亚太区高层近期的目标之一,就是凭借公司促成与中国政府商用大飞机项目的深度合作。“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这类平台,公司都具备燃油效率和液压控制方面的技术优势,”Alexander M.Cutler称,但其拒绝进一步透露关于此项目谈判的细节。事实上,在这一领域,拥有广泛声誉的伊顿为波音和空客飞机提供了约60%的液压系统。

虽然凭借旗下电气业务强劲的发展势头,贡献了公司近半的营收,但2009年的伊顿重要的业务液压件的销售出现了35%的下滑。Alexander M.Cutler声称中国在机械和工业设备领域的强劲增长无疑让其看到了公司的前景。

事实上,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伊顿集团已经实现在众多工业领域的布局,通过并购、合资和独资的形式迅速发展在中国的引擎阀门、机械式增压器、混合动力系统等诸多业务,目前伊顿在中国已拥有27家工厂。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