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商飞入主鹰联航空 谋划大飞机“试验田”(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飞机制造商开航空公司来运营自己制造的飞机,这在世界民航史上,还是新鲜事。
10月24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总经理金壮龙在上海表示,随着与四川鹰联航空有限公司(下称“鹰联”)三十架订单的签订,国产ARJ21-700型飞机的累计“订单”已达240架。
此前的10月16日,中国商飞、四川航空集团、成都交投集团在成都正式签署协议,三方将对鹰联进行重组。重组后,鹰联股本金由3亿元增加至6.8亿元,中国商飞占股48%。据悉,重组后新公司将更名为“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而中国商飞摇身一变成为了航空公司大股东。
与此同时,中国商飞还宣布,明年底交付的首架ARJ21-700飞机也将由重组后的鹰联执飞。不过,ARJ21项目前副总设计师周济生并不看好此项交易:自己生产的飞机自己飞,这是典型的自产自销。
订单大增
10月15日,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前夕,中国商飞与鹰联航空正式签订了30架ARJ21-700飞机购机合同。至此,由中国商飞自主研发的ARJ21新型涡扇喷气客机国内外订单总数已达到240架。
ARJ21-700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支线飞机,座位数为78~90座,能够为中国98%以上的国内航段提供直飞服务。
中国商飞总经理金壮龙称,此次签约是ARJ21-700飞机继去年与美国GECAS公司一次签订25架购机协议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此前,中国商飞对外公布的订单量一直是208架。
“确实是240架,另外两架是不久前跟国外的一家航空公司签订的。”中国商飞新闻中心主任迟翔远称。
飞机还没上天,ARJ21在国内外已获得数百架订单,周济生告诉记者其目录价格大概是2700万至2900万美元之间,与国际市场上同类型的支线飞机相比,ARJ21在预售价上会占有优势。
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常振亚曾表示,如果按照ARJ21-700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匡算,需要在10年之内出售200至250架飞机,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现在,ARJ21的订单已经达到了240架,周济生并不认为ARJ21已初步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些订单,大部分是不需要负任何责任的意向性合同。
迟翔远也表示,对于整个ARJ21项目来说,确实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盈亏平衡,但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并不好说,这里面有原料的问题,有价格的问题,这些都是变动的量。
周济生告诉记者,按照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家飞机的交付时间是2007年底,而按照现在的情况,明年才能交付第一架飞机,“比预计推迟了三年,如果严格执行协议,要赔好多钱,就像空客A380和波音787一样。”
1 | 2 |

- · 霍尼韦尔竞争大飞机项目再添筹码 | 2009-11-18
- · GE合资中航工业 竞标中国大飞机航电项目 | 2009-11-16
- · 伊顿亚太区换帅 蛰伏中国商用大飞机 | 2009-11-03
- · 竞标大飞机发动机 美国联合技术推“双保险” | 2009-09-28
- · 空客称2020年前不会推出全新机型应对中国大飞机 | 20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