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巨头马士基订造超大船 业内质疑行业未完全恢复(1)
刘伟勋
2011-02-22 10:18
订阅
 1  |  2 

记者 刘伟勋 2月21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企业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下称“马士基”)与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签订合同,将斥资约19亿美元订造10艘全球规模最大、最高效的集装箱船舶。马士基还拥有再订造另外20艘该种船舶的选择权。如果这些意向订单也被确认,前后总计价值57亿美元的造船合同,将成为全球航运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造船订单。

马士基此次订造的船舶船长400米,船宽59米,船高73米,设计装载能力为1.8万个20英尺集装箱,比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艾玛.马士基”多装载2500个集装箱,扩容约16% 。

由于航运业对经济形势较为敏感,马士基航运经常被认为是全球贸易的晴雨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运力扩张上偏于保守的马士基,试图用这些超大型船舶订单显示其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并提前做好准备把握航运业,尤其是亚欧航线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马士基航运公司北亚区首席执行官施敏夫(Tim Smith)表示,公司预测未来亚欧贸易每年将保持5%-8%的增长,因此今后几年需要建造成本更低、更加节能环保的大型船舶以满足市场。

上述10艘船舶计划于2013年至2015年陆续交付,将主要用于亚欧航线的运营,未来将覆盖中国的上海、宁波、厦门、盐田、香港等港口。马士基航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目前各大航运公司的亚欧航线上,马士基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位置,从亚洲到欧洲的集装箱货运量份额达18%,从欧洲到亚洲的集装箱货运量份额达15%。全球著名的家居产品供应商瑞典宜家与马士基为全球协议伙伴。

这批新订造的船舶被马士基称为“3E”级船舶,因为其在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 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t)及环保绩效(Environmentally improved)三方面均比现有船舶明显提升。较之目前亚欧航线上航行的船舶,该型船舶预计可降低20%-30%的运输成本,碳排放可减少50%。

不过,在一些竞争对手看来,“3E”级船舶规模过大,可能会因市场需求滞后于运力增长而出现资源闲置,对马士基而言,建造如此之多的大型船舶,是一个风险较大的举动。目前,市场上尚没有其它航运企业考虑订购相似级别船舶的消息。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