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奥集团股权迷踪:一个民企寻找“靠山”的代价
菏泽市外经贸局以 “材料不齐备”为由将其申请退回,美国凯雷入股凯雷圣奥就此中止。
近日,记者在菏泽见到了圣奥集团原董事长石光强的妻子陈安娜和公司原三名高管。他们讲述了一个民营企业为寻找 “政治靠山”付出的代价。
股权转让紧急叫停
2008年4月7日,凯雷圣奥向菏泽市外经贸局提交了一份申请。内容为: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 “山东圣奥”)利用产品和技术优势引进了美国凯雷集团的投资,现已确定了上市主体为凯雷圣奥,就合资事宜已正式签署了协议。其中给当地政府的一份文件中还特别表明,“凯雷圣奥将增资注册资金近6亿元人民币”。
菏泽市外经贸局的官员接到这份申请时认为,上交材料中缺少了资产评估报告、企业债权债务清单等必备材料,遂将申请退回、要求补全。
此时,菏泽市外经贸局局长胡钦畅向菏泽市委有关领导递交了 《关于圣奥化工有关问题的紧急报告》。
胡钦畅在报告中指出, “山东圣奥原董事长原为石光强,现为刘婧。股权纠纷由来已久,现刘婧及其合伙人王昊等人于2008年2月1日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了 ‘凯雷圣奥’,并自称已拥有铜陵市信达化工、上海圣奥十堰化工有限公司、泰安圣奥、兰溪市钱塘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圣奥集团原董事长石光强之妻和副总经理侯敬祥联合举报刘婧诈骗。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特此紧急报告”。
菏泽市外经贸局局长胡钦畅告诉记者,自从申请被退回后,凯雷圣奥再未递交任何补充材料。凯雷战略投资一事也就此中止。
山东圣奥组建于1998年6月,时任菏泽地区外经贸委副主任 (兼地区进出口公司经理)的石光强响应政府鼓励官员下海的号召,接管了已经破产倒闭的曹县橡胶助剂厂,发起成立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
据公司原副总经理侯敬祥回忆,他与石光强是第一批进驻企业的高管。当时倒闭的曹县橡胶助剂厂有1000多名员工等着工资生活,大多数机器设备锈蚀损坏,产品市场丧失殆尽、银行拒绝贷款,整个企业岌岌可危。
此后,石光强和员工们一起经历了4年的艰苦创业。在经过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改造,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联合进行技术改造后,企业发展从2001年起逐步有了起色,并引入了泰圣公司作为大股东 (持有51%的股权)。到2005年为止,圣奥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产值翻番、销售收入达10亿元,成为亚洲橡胶助剂行业的龙头老大。2005年10月,圣奥公司将总部迁至上海浦东。
在企业蒸蒸日上时,一个突发事件让石光强燃起了寻找靠山的想法。
2004年上半年,原山东橡胶助剂厂厂长和原曹县负责工业的副县长相继被捕。5月份菏泽市纪检委组织联合调查组进驻曹县,对圣奥公司进行了数月调查,公司会计账簿、凭证也被调走。
陈安娜称,当时有关圣奥公司的传言很多,这给石光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企业经济效益刚刚有点起色,他总感觉有人在后面与他过不去,怕自己成为牺牲品。政府官员出身的石光强与许多当地民营企业家一样,存有一种寻找靠山的愿望。
正是当初这一念之差,竟使得整个企业发生了易主。
神秘的靠山
正值企业处于当地政府调查、石光强心中充满惶恐之时,经其亲属、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谢某介绍,石光强在北京结识了刘婧。
按侯敬祥和陈安娜的讲述,当时刘婧告诉石光强自己是 “高干子女”,拥有众多政治资源。随后,刘婧确实拿回了会计账簿、凭证,帮助企业度过了风波。刘婧还告诉石光强说,是她的资源发挥了效力、摆平了此事。亲属的介绍和眼前的事实使得石光强和圣奥的高管们对刘婧的身份深信不疑。
陈安娜告诉记者,当时石光强想的是,刘婧是高干子女,既不会图钱,又不会要权,还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 “保护”。此时恰逢山东圣奥的大股东泰圣公司有意退出,于是石光强便有了把企业的35%股份挂在刘婧名下、其余16%转给介绍人谢某 (因其身份为一家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所以将股权挂在同学高钦名下)的想法。
2004年10月6日,刘婧与公司股东签定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股份转让价款为350万元。因刘婧当时没有资金支付,于是在协议的第二条约定: “双方同意,转让价款在协议签定后的四个月内支付给转让方”。
“为使刘婧及时支付款项,石光强还同意由圣奥投资的上海昊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下简称”昊耐 “)预分红1000万元,按刘婧35%的持股比例分给350万元用于支付股权转让金。”侯敬祥告诉记者,由于昊耐成立不足一年,暂不能实施利润分配。于是,2005年3月昊耐电汇350万元至另一家公司,最终转给了刘婧。
此后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超出了石光强的预料。
侯敬祥介绍道,石光强与刘婧的介绍人谢某原本握有公司16%的股份。2006年3月,这16%的股份也被谢某转让给刘婧。从此,刘婧拥有51%的股权、成为公司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此后,刘婧以董事长的身份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开始排挤石光强和原有的公司高管。石光强的职务由董事长,变成监事会主席、常务副总裁,最后成了 “顾问”,并停发了工资。侯金祥、郭长玉、陈忠丽公司三位副总、创业元老也因惧怕刘婧 “高干子女”的特殊身份,于2006年1月21日被迫集体辞职离开了企业。
2007年10月,美国富莱克斯公司与圣奥集团的知识产权纠纷一案闹得沸沸扬扬。期间,通过美国富莱克斯公司委托中介机构的调查结果发现,刘婧持有多张身份证,更没有所谓的高干子女背景,随即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根据陈安娜和侯敬祥等三名原高管提供的、刘婧多年来使用的两张身份证复印件,分别是2003年4月14日、2004年6月20日在菏泽市巨野县、郓城县办理的。陈安娜告诉记者,其中前者于2006年6月8日才以 “死亡”名义注销。
同时,陈安娜还向记者出示了,刘婧在济南拥有的一张与郓城号码相同的身份证复印件。办理日期是2004年10月14日。菏泽市公安局户政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刘婧的户口仍落在菏泽市郓城县内。由于身份证的办理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两张具有同一号码的异地身份证目前无法解释。
记者在公安局户政处看到,刘婧的户口是农村户口,学历仅有初中毕业。但谁能想到,一个农村户口、初中毕业的刘婧却拥有着亚洲最大橡胶助剂企业的51%股权。
对于上述说法,记者联系到圣奥集团董事长刘靖的秘书齐小姐。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齐小姐表示,要向企业的有关领导请示才能做出安排。但后来记者再次联系时,她却以董事长近期不在国内为由拒绝了采访。
股权迷局
正当石光强对刘婧的身份产生质疑、展开调查时,2008年1月28日,石光强被当地检察院以涉嫌 “职务侵占”为由批捕。目前案件正处于调查阶段。
陈安娜向记者解释道,所谓 “职务侵占”是2003年7月31日,石光强欲借款购买聊城一电解铝厂的股票。当时,石光强以个人名义在菏泽众鑫房地产公司借款300万,并写下了借条。因款项未能及时到账,2003年8月5日,时任董事长的石光强与圣奥公司其他高管商量后,以个人名义暂从圣奥公司借款300万。4天后众鑫公司借款到账,石光强随即归还了款项和利息。
山东圣奥原副总经理侯金祥、郭长玉、陈忠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石光强个人借款的事实。
如今,最让石光强和侯金祥等公司原高管担心的是,圣奥集团即将向美国凯雷公司转让股权。在他们看来,短短一个月内刘婧将圣奥集团主要资产注入凯雷圣奥,并改换企业法人代表,是害怕真实身份暴露而金蝉脱壳、将骗取的公司股份加紧出售套现。
就在石光强被批捕的4天后、2008年2月1日,圣奥集团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成立了 “凯雷圣奥”,并称已拥有铜陵、十堰、泰安和兰溪市4家下属公司100%的股权。凯雷圣奥和下属4家公司的企业法人代表全部由刘婧变更为王昊。2月26日,凯雷圣奥又与山东圣奥签订资产购买协议,取得了山东圣奥所有与生产和经营橡胶防老剂、促进剂等有关的资产、人员及相关业务。
4月7日,菏泽市外经贸局以材料不全为由退回了凯雷圣奥引入外资的申请。次日,凯雷圣奥没有选择补交材料的做法,而是立即向菏泽市委、市政府上报称, “资产评估报告和债权债务清单并非必要的报批材料”,并要求当地政府做出批示,“以使凯雷圣奥尽快在山东省外经贸厅完成审批”。
如今,凯雷圣奥向美国凯雷转让股权的审批暂时被中止,石光强仍然在押接受调查。每当回想起近年来的经历,陈安娜总是会说, “如果不是贪图所谓的社会资源,石光强要是专心带领圣奥公司谋发展,结果肯定不是今天这样子。”

- · 股权悬疑仍存 凯雷注资圣奥集团 | 20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