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第一民企重组破局 三国企“救赎”ST万杰
有着“山东第一民企”之称的万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万杰集团”)得到了救赎,但34亿巨债对于任何一个想借壳上市的公司来说,都是沉重的“包袱”。
突破轮候屏障
万杰集团持有ST万杰所有2.37亿股被整体拍卖、到场的三个买家默契得各自“认领”了股份。
最终,ST万杰44.22%的股权被鲁商集团、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分别竞得1.6亿股、6500万股和1215.625万股。其中,鲁商集团以每股1.03元的价格购得29.834%的股权,成为ST万杰第一大股东。
鲁商集团和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同属山东省国资委控股,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则是淄博市国资委出资设立。此前当地政府部门在万杰集团与债权银行之间极力斡旋、居中调庭。
据此前拟定方案,万杰集团将1.82亿股无偿送给鲁商集团,鲁商集团则承担其全部债务。
2003年,万杰集团并购淄博钢铁集团、上马钢铁项目时,一度成为以印染、化纤、医疗、钢铁为主业的山东最大民营企业。后各家银行贷款蜂拥而至,最高时有25家银行向万杰投入55亿元贷款。然而,国家调控钢铁产业、万杰钢铁淘汰产能时,万杰集团终因资金链断裂欠下34亿巨债,其中欠银行31亿元。
ST万杰公告显示,万杰集团持有的全部2.37亿股先后被24家银行对其提起诉讼,并申请轮候冻结。淄博当地政府希望银行能与万杰集团达成50%的偿债方案,但这意味着各银行损失将在15.5亿元。此方案一度遭到部分债权银行强烈反对。
淄博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官员说,目前万杰集团只与大部分债权银行达成了50%的债务和解,仍有一部分银行没有首肯。
专业人士称,只有通过司法拍卖的形式,鲁商集团才能突破轮候冻结的屏障。此次拍卖是在债权人岜山村委的要求下进行,万杰集团就是从岜山村发展起来的。
鲁商集团竞拍1.6亿股、占总股本29.834%,避免了超过30%的股权、触发要约收购义务。据悉,ST万杰董事会将于6月底召开,商议《资产重组报告书》等有关事宜。
划算的生意?
并购淄博钢铁公司是导致企业没落的关键。
2003年,淄博钢铁面临今天万杰集团同样的命运。身为淄博市博山区委副书记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孙启玉,最终接下“烫手山芋”。如今,万杰集团濒临倒闭之时,扮演救赎者的是有着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
按照当初商定的重组方案,万杰集团将1.82亿股送给鲁商集团以换得后者承担全部债务,鲁商集团将价值50多亿元的房地产装入上市公司。
业界认为,这很难说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即使说服所有银行达成50%的债权和解方案,新大股东鲁商集团仍要面对银行15.5亿债务。此次股权拍卖仅能使债权人获得2.45亿元赔偿,这离万杰集团所需偿还债务相差甚远。
淄博金融办的一位官员指出,重组ST万杰也不是单纯的生意。万杰集团债务巨大已经对当地金融风险构成影响,同时万杰集团有数十家子公司、员工上万人,潜在的失业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重组完成后,ST万杰将成为山东省国资旗下唯一一家以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 · Xu Zhiyong: Destined To Fight For Social Justice | 2009-08-13
- · China Officially Arrests Rio Tinto Employees | 2009-08-12
- · CAS to Sell 29% Stake in Lenovo | 2009-08-12
- · Beijing Suspends Minimum Wage Adjustment | 2009-08-12
- · Oil Giants Paid 210 billion Yuan in Windfall Tax over Past 3 years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