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2-15
订阅

本土LP:明星GP在哪里?

全球金融海啸对公募基金产业打击很大,也冲击了私募创投产业的退出通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募上市公司与投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个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股市泡沫。相反,私募创投基金管理机构对创业项目拥有绝对的信息强势地位,在投资决策、投资后管理和退出方式的选择上,都拥有绝对话语权,确有公募基金完全不具备的抗风险优势。而这个优势的本质,就在于LP、GP和创业者之间存在着独立的定位和详细的行为规范。 

在由蓝海创投主办的《中国本土投资人与项目融资高峰年会-暨首届本土LP年会》上,与会专家就LP、GP和创业者的关系做了精彩诠释。 

    在中国,总体上看,由于创投产业的第一个周期(8~10年)还没有结束,信息不透明现象依然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明星GP还未涌现出来。一般来说,LP认可的明星GP要具备一些标准:所投项目失手率低、行事方式100%诚实、总体投资回报水平名列前茅等。由于信息不透明,某些GP经常用一些次要身份参与过的明星项目来包装自己,认为那样就可以掩盖自己糟糕的业绩、与LP之间的不良关系,这是大错特错的。按照国外的经验,如果GP团队拥有很好业绩的,能设计出比较好的产品,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募集需要的资金数额。而在中国,由于明星GP的产生需要时间来证明,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还不规范,自然要做很多的说明和说服的工作。 

    尽管如此,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短短10个月不到的时间当中,在LP团体当中,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各地政府的LP角色,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以前他们希望既做LP,又做GP,现在已经逐步和国外接近了。原因何在?政府可以影响创业企业的营商环境,也可以影响资金托管的操作细节,因此,尽管表面上让出了GP角色,但政府主导的LP始终拥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强势地位。自然,虽然不一定是明星GP,但有实力的GP与政府LP对接的时候,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总体来看,在2007年和2008年初在很高估值水平下所投资的创业项目,因为国际形势的改变,业绩明显下滑,大多数GP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如期上市,而是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或者如何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退出,哪怕是保本退出或有限退出。最近几个月,许多GP都盯上了新农业领域的LP,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往往不再把IPO当做主要退出方式,而把并购作为主要退出方式。原因也很简单,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土地流转带来的行业整合机会是多元、多层次和长期的。 

    另外,目前在中国,本土LP选择GP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这些本土LP不能像国外那样有个很专业体系去对GP一个一个地进行面试和筛选,于是,很多的小型的投资人,包括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实际上他选择GP过程当中,没有能力对GP进行面试,如果仅仅是通过一些宣传报道或会议活动介绍就接受,肯定会出问题。尽管问题很严重,事情却正在像好的方向在发展,比如蓝海创投的年会设置的募资专场,就采取了审慎调查基础上私秘对接的形式,在路演GP的筛选和演讲内容审查,以及潜在LP和筛选和培训等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说到GP的考察标准,金沙江创投朱啸虎重点提到了风险回避的问题,就是说,成功募集到的基金在投资和持有的比例,临时持有的高流动性投资组合方面,成熟GP都有一套成体系的打法。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