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思达高科接盘者身陷违约漩涡

订阅
2009-06-30
袁朝晖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袁朝晖 郭迎辉渐渐浮出水面。

6月25日,处在重组漩涡中的思达高科(000676.SZ)传出消息,将由新加坡上市公司阳光控股(SIN:Y34)实际控制人郭迎辉接手。

若此,思达高科将成为郭迎辉拥有的继阳光控股、世纪光华(000703.SZ)之后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当日,思达高科涨停。

思达高科随后公告称,经询问思达发展,郭迎辉先生确实向思达发展表示过有意受让思达发展持有的思达高科股权。

然而,就是这个被遴选为思达高科“拯救者”的郭迎辉却从2008年开始一直为阳光控股违约风波笼罩着。

违约风波

阳光控股的问题似乎被刻意隐瞒了。

2007年底,阳光控股从相关贷款人手中获得了1.2亿美元的贷款,“当时他们的承诺是发展其在河南的房地产行业,绝对不会在河南以外的地方进行投资。2007年中国的房地产蓬勃发展,同时,他们又似乎很有这种专注发展的态度,我们当然就给予了他信任,但随后的事实证明,钱一到手,他就开始违约了。”知情人士透露。

资料显示,阳光控股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专业化发展方向的大型集团公司。公司始创于1996年,于2006年3月31日在新加坡第一级股市(主板)挂牌上市,是中国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及河南省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2008年1月,已知的首次违约事件发生。知情人士称,长治金德利项目,就是上述贷款融资支持的项目,但这个项目在河南之外,违反了贷款合同。另一项被披露的实质性违约是:部分贷款资金并未用于所要求允许的用途。

2008年4月,阳光控股寻求修改合同,要求用贷款资金开发新的项目。然而,在贷款签订之后6个月,用于质押的股份仍没有完成相关手续。

随后的4月至9月,阳光控股收购海南土地,对于承诺不在河南以外进行房地产开发投资阳光控股如此行为,贷款人提出了异议。

郭迎辉毫不理睬,随后阳光控股使用精心设计的结构进行此项交易,“比如它持有该项目50%的实际权益,这就无法让我们获得信息了。”接近债权人的消息人士介绍说。

2008年9月末,阳光控股通告,要么贷款人接受他们的要求,要么就“弃权”,意即放弃在贷款上的相关权力,9月26日阳光控股与贷款人进行了相关讨论。

2008年10月,贷款人的法律顾问准备好了《弃权与修正协议草案》,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证明,有关该协议所进行的谈判进展缓慢且徒劳无功。

据悉,通过偿还背靠背股东贷款,阳光控股将资金汇往海外,并由此稀释了贷款人的抵押金权益。在阳光侵蚀掉的1010万美元抵押金中,仅有90万美元用于支付贷款人。

显然这是严重的违约事件,阳光控股还以新的股东贷款方式将资金由海外汇入国内,而其条款却没有给予贷款人任何保护/抵押。

2008年末,阳光控股警告现金流出现短缺,不足以满足运营支出和偿债要求。

在就财务数据提出质疑之后,贷款人于2009年3月发现,有8000万元人民币在此期间支付给了ClimbingAce的少数股东。

12月31日,阳光控股对贷款人的利息支付亦有短缺,导致贷款人使用利息储备金账户中的资金来填补缺口。

贷款人寻求清算

2009年,对于贷款人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到了,因为“郭迎辉连利息都不想继续付了”。

阳光控股的外部审计公司德勤指出,截至2008年底,阳光控股总计有银行贷款约为8.04亿元人民币,第一年固定利率15%,第二年16%,第三年17%,但集团08违反了部分贷款条约。上述贷款应该于2010年归还。集团同期由可转换债券构成的债务组合达到了约2.2亿元人民币,这些可转换债券将在2011年12月6日被赎回。而集团2008年净亏损达到2.93亿元人民币。

自2009年1月开始,阳光控股与贷款人讨论重点是:贷款人可以释放利息储备金账户中的现金,补足2008年12月31日利息支付日所应支付的利息缺口的条件,包括商场(ShoppingMalls)的抵押,保证所有销售所得款项均用于偿还未偿贷款,以及补足已经侵蚀掉的1010万元美元抵押利息(指股东贷款)。

另据记者了解,阳光控股提供给股东的部分文件中文版与英文版内容不符。比如,阳光控股已经向新乡项目提供51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就是如此。

此时,没有退路的贷款人向阳光重申有关要求,以推动债务重组工作的进行——获得土地所有权的托管权,更多抵押以替代被稀释的抵押金,对由阳光控股违约创建的海外实体的保护性抵押以及有关集团的财务信息。

今年3月,阳光控股就相关事项于新加坡证交所发布公告,表示经营状况较差,但会满足贷款人的利益诉求。不过,贷款人此后并未收到任何款项。贷款人要求评估会计师介入,对集团的业务与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3月9日,第一封律师函发出,要求阳光控股在2009年3月13日之前提交有关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相关文件,并且要求2009年3月31日利息支付日支付所有到期应付的利息。

3月16日,债券人在郑州拜访阳光控股,在相关问答会议上,贷款人被告知公司已经在2008年第4季度向ClimbingAce的少数股东“支付”了8000万元人民币,以防海南项目资金链断裂。这一款项获得了ClimbingAce少数股东股权的担保。贷款人提出了要求,但阳光控股未提供任何抵押或“存款”文件。贷款人质疑:他们有钱支出8000万巨资,但是没有钱给贷款人付利息。

3月25日,贷款人向阳光发出第二封律师函,函中重申之前(2009年3月16日在郑州业务研讨/了解公司业务拜访期间)所同意相关事项。其中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证明;安永介入;进行海外抵押。

截至2009年3月31日,阳光控股没有满足任何一项贷款人要求。

据称,若阳光控股一意孤行,则对于贷款人来说,寻求清算是唯一的选择,但若此,将两败俱伤。

上市公司版图

郭迎辉怎么证明他具备重组思达高科的能力?但显然,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止他构筑属于自己的上市公司版图,而且还是以阳光控股为主体的操作。

郭迎辉本人非常低调,资料显示,郭生于1964年7月。2002年获得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2003年获得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1至1996年任公务员。1996年起开始从事房地产行业,并在商场中奉行“多做少说,做好了再说”的原则。

在郭的上市版图中,郭迎辉持股90%的河南汇诚投资有限公司2005年底以9600万元的总价格收购世纪光华28.68%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006年3月31日,阳光控股在新加坡主板市场挂牌上市,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阳光控股上市前后都是在低调中进行,鲜有主动接触媒体;各分公司对上市也没有举行庆典仪式。

而今,思达高科也入囊中。

6月22日,相关媒体报道称,河南正弘置业有限公司正式接盘金基不动产 (郑州)有限公司和郭迎辉欲接手思达高科。思达高科在公告中证实了该信息的真实性。

“事实上,他所控制的资源远远不止这些。”接近郭迎辉的消息人士透露。

6月17日下午,思达系核心地产公司金基不动产终于完成85%的股权转让,并于当日向工商部门送交股权变更申请,并于19日获得批准。按照相关各方确定的思达系重组方案,阳光控股将接手上市公司思达高科。据参与重组人士透露,转让价格为2.6亿元,加上一部分债务,总价在3亿元以上。

至此,思达系大势已定。按照相关各方确定的思达系重组方案,金基不动产将由河南正弘置业有限公司接盘;思达高科将由新加坡上市公司阳光控股实际控制人郭迎辉接手。

阳光控股和北京昌金公司于去年年底就已经介入重组不动产,但是一直毫无进展。阳光控股仅向郑州市政府工作组指定账号打入7000万元。债权人质疑阳光控股的实力;而阳光控股则指责债权人阻挠股权过户,致使重组工作无法开展。

据悉,阳光控股也是看中金基不动产未开发的280亩土地,希望将其拿到新加坡上市融资。为集中精力做好金基,阳光控股放弃了其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实行全面收缩战略。

思达高科已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有可能出现2000万元以上的亏损。思达高科表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出口比例较大,受全球经济景气度及汇率影响较大,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和利润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由于受思达发展及金基不动产资金断裂的影响,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并有三家银行起诉公司,直接影响了公司业绩。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