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发树“中国盖茨”的转身(1)
记者 廖颖 近日,以“中国巴菲特”自居的陈发树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转身——一“中国盖茨”的称号,在他公布了以个人出资创建市值约80亿元的“新华都慈善基金”后,迅速传开。
然而,在创办了中国最大的个人出资民间慈善基金和刷新中国富豪慈善榜的同时,他却也引来了洗钱、避税、基金运作等质疑。
围绕着陈发树的争议,隐含着公众对当前中国富豪累积财富之道和中国慈善事业的透明化、阳光化、健康运行的期待。
而作为一个低调的“南派商人”,不到50岁的陈发树的发家史是近年来才广为人知的,而其被套上各种堂皇头衔,基本上是其左右手唐骏精心打造和经营的形象。然而大多时候,陈发树依然神秘地躲在幕后,就有如这次的慈善基金发布会,也是主要由唐骏出面介绍。
慈善只因当年岁月
对于成立慈善基金,陈发树自己的解释是:“我从小贫穷,但一直都有做慈善事业这一想法。早在1992年,安溪通往厦门的龙门隧道开始修建,我就捐赠超过33万。这一数字不多,但我当时的全部财产也就几十万,这几乎相当于我个人的一半资产。”
“这次,我拿出了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一些股票出来,总的原则,就是按照我全部财产的45%比例来捐赠。根据这几家上市公司20日均线,合计83亿元。我还有55%的财产。”
陈发树的财富,分个人持有和新华都集团持有两部分。以其中市值最大的紫金矿业为例,事实上经今年多次减持,陈发树个人持有的紫金矿业股份目前约剩1.6亿股,以该股昨日9.91元的收盘价计算,市值超过15亿元。
另外,今年5月陈发树以个人身份购进7.01%的青啤股权(9164万股H股、当时每股价格19.83港元),目前市值近29亿元;而在今年9月份,陈发树再次耗资22亿元以个人身份入股云南白药,约持股0.66亿股,按日前云南白药47.21元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市值高达31亿元;而另外超过17亿股则是由新华都集团持股,不算在此次捐献之内。
陈发树表示不会将财富留给下一代,他说:“在过去20多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我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今后我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将尽我最大的可能去回馈社会。我一直觉得,如果把这么多资产留给孩子,让孩子是一种负担。”
关于外界对陈发树因减持紫金矿业套现了近30亿,因此,陈发树此次成立慈善基金是否有避税嫌疑成了发布会现场的一大焦点。陈发树首次公开回应说:“最近我也留意到网络上的这个说法,但成立一个基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整个筹备过程历时两年多,而抛售紫金矿业股份是最近的事情,所以我可以说,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和避税没有一点关系。”

- · 陈发树“中国盖茨”的转身 | 200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