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哲 5月18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卡尔加里市。KITMAT液化天然气公司总裁阿尔弗莱德宣布,其母公司格拉维森液化天然气公司宣布与美国EOG能源公司达成战略意向协议,向EOG加拿大分公司出售其手中剩余的KIT-MAT49%股份,以及所持的北太平洋煤气公司太平洋管道24.5%的股份。
这意味着,这个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公司”)曾明确表示要收购的项目,将被在纳斯达克上市的EOG抢食。另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阿帕奇已经在今年1月13日购买了该公司51%股权,并成为项目实际控制人。
KITMAT液化天然气公司是加拿大KITMAT项目的运营公司。这个项目是位于北美洲西海岸的液化天然气转运中心。在未来的规划中,这是加拿大唯一一个靠近太平洋的天然气液化和输送中心。所有运往亚太的液化天然气都将从这个港口送出,是加拿大液化天然气运往亚太地区的咽喉。
交易怪圈
阿帕奇与EOG同为美国最大的私营独立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其中,阿帕奇是在金融危机中为数不多的还能保持盈利的北美公司之一。阿帕奇2009年每股收益达5.59美元。
KITMAT公司总裁阿尔弗莱德表示,计划建设中的KITMAT项目及其附属液化、输送设施,总投资将超过40亿加元。
在项目招商资料中,KITMAT项目“计划于2010年开始建设,2014年开始正式商业运行。预计正式商业运行后每年的LNG出口可达500万吨以上,每月装船4-5次,每年税前利润为3亿至4亿美元,按股权人权益计算,回报率超过30%。”
这一较高的投资汇报率,引得中投公司对该项目的动心。原专项投资部总监周元曾多次赴北美地区考察,首站必到卡尔加里(KITMAT项目所在地),也与阿尔弗莱德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和沟通。
中投曾明确表示欲收购30%的KITMAT股份,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中投在北美地区投资不超过10%的底线。
之前,由于阿帕奇的介入,使得原本总股本只有不到1亿加元的KIT-MAT公司顿时变得价值不菲,阿尔弗莱德也不愿意贱卖公司的股份,使得原本与中投达成的初步口头协议作废。
中投公司的项目经理张琼说,如果该项目能够引得中方投资,必须能够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出让股份的价格决不能高于阿帕奇所购买的价格,其次,该项目必须让中投看到有中国的合作方共同运营。
这意味着,中投在没有看到中方企业接手阿尔弗莱德卖出的天然气之前,不会出钱投资。
2009年9月,KITMAT曾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并与中能国际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但是由于双方在部分交易细节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合作最终失败。
然而,阿尔弗莱德和KITMAT公司一直没有放弃进入中国的尝试。
去年11月,KITMAT项目的中方代表与加拿大使馆官员将项目材料,上报给了国家发改委石油与天然气储备办公室。该部门副处长王晶明确表示,支持该项目的引进。
中国官员的表态让加拿大人看到了希望。在去年加拿大总理StephenHarper访华前一个礼拜,阿尔弗莱德派出公司副总裁 (同时也是他的公关总监)艾琳来到北京,寄希望与能借助中国政府的力量重启谈判之门。
艾琳在北京先后接触了能源局、中投、中能国际、中海油和联合石化后,回到加拿大。继而等待了两个月以后,有如石沉大海。
1 | 2 |
- 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6月开盘 2010-05-25
- 东北亚夏季煤炭交易会将于7月6日在大连举行 2010-05-25
- 中投新聘两位副总 谢平仍为副总经理 2010-05-21
- 美国公司欲接手 北美最大天然气项目进入中国恐无望 2010-05-20
- 地产调控何时走出“应对危机症”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