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到底会不会成为烫手山芋,还得看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决心。
2011年全国政府收入总规模也许将超过12.3万亿元,支出超过13万亿元。
在尚未建立起真正强大的本土金融市场前,中国应适当降低外储的规模,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国家、省重点工程未报即用、边报边用占用大量耕地的现象非常普遍。
明年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能实现吗?这恐怕是主政者自己也不指望的一个目标。
我们需要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财富分配比例的失衡锁闭了中国经济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内需增长,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的成品油市场主体,向有利于实现完全市场化目标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方向。
不仅要征房产税,包括遗产税、赠予税等在内的财产税体系也要逐步成熟,让它们在扭转财富分配失衡方面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
“稳增长,防通胀”或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主题。
当资产领域的预期利润率大大超过制造业时,会导致制造业空心化,会导致沉淀于工业和农业的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业。
11月通胀数据即将公布,央行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引导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答案也将最终揭晓。
我们将投资和经营环境中的各种不规范以税收优惠找平,使得改革走得谨小慎微、胆战心惊。
并不是靠政府更多地“管”出来的,正是政府“管”得越来越少,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从长远看,这种各国尝试的“一小步”可能成为未来影响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挑战美元霸权体系的“一大步”。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更多是要素供给赶不上货币需求的结构失衡型通胀。
主管部门一直有将准入备案制度推行至房产中介行业更多业务环节的计划,但其背后更多的考量或在税收
中国流动性过剩更深层次折射的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内生性失衡。
10月CPI涨幅达4.4%,央行昨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如此兴师动众,说明反通胀战争已经全面打响。
10月CPI同比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受国庆假日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所致。
物价全面揭竿而起,官方也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全民感受到了全通胀时代逼近的气息。
争议很大的车船税犹如最后一根稻草,点燃民众长久以来对汽车赋税过重、征收不合理的不满情绪。
食用油价格猛涨是一个大宗商品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案例,也是国际市场价格主导国内价格的案例。
中国央行突然加息则表明捍卫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经济与财富的保卫战已经打响。
流动性一扫二季度的萧瑟,不过这也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尤其加息步伐的数度猜测。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成了住房保障的“攻艰年”和“跃进年”。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末页 GO 共 2 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