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邹卫国 所谓知易行难。做出一个道德诉求,比按照这个道德诉求来做要难。
双汇集团的厂训是“诚信立企、德行天下”,在此次爆发丑闻的济源双汇正对大门的那栋厂房的楼顶,这八个大字矗立于此。
每个人都明了,我们不应该贪婪、偏狭、怯懦,但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作恶”这个看上去一个要求非常低的行事准则,又有几个机构能够贯彻?
2008年,乳业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的时候,曾发表一个评论,大意是你我都是加害者。在这类事件中,人们总是愿意以一个被害者的身份出现,但是在事实上,从多年来的记录看,从建筑、房地产、媒体、公共服务到食品,从采购、生产、财务到销售,每个行业、每个环节都有过道德沦丧的记录。并且从经验和直觉看,这种现象或者说潜规则具备一定的普遍性。
是的,你我都是加害者。
宣称这样的判断是有风险的,因为这可能伤害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并有可能马上会招致疾风骤雨般的攻击。
但是,如果说我们希望要做出改变的话,我们就需要承认这样的现实,去直面而不是去回避。不要以为自己的道德水平高,就自以为是。唯有这样,我们整个社会才会有改变的机会。
当然,对于每个人而言,道德水准不能一概而论。从毫无良知至高尚的每个区间里,都分布着不同数量的人群。我们不能够要求所有的人都是高尚的。
现实中,大量的法律、法则、准则、义务、责任等等指导着我们的方向。他们就像路标一样,指引着我们如何行事,让道德水准不一的社会成员们,能够惬意地共存。
频发的败德事件表明,这个路标系统出现了问题。
数百年来的历史使我们明了:不受控制的追求个人利益,并不能带来广大公众利益的增加。
我们注意到了这条经验,并采取了措施。
对于商业领域而言,上述社会的路标系统通常的方案就是,将商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纳入监管之下。以食品为例:从田间到餐桌,我们有数套监控,试图确保食品安全。
如果控制有效,所有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又突然发现,控制本身并没有能够发挥作用。
此次中央电视台对“瘦肉精”猪肉泛滥的报道表明,实践中,这样的控制已经转换为各个监管环节的肆无忌惮的寻租。
如果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动,那么我们发现,这个整体商业体系的道德水平上有严重缺陷的。从对收入分配公正问题的质疑到产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的频发事故,所有人的福利正在受损,商业整体的伦理水平并不能够令人满意。
这反证了不受控制的追求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常态,更反证了控制本身已经失效以及失效的范围。
那些执法者并不独立,他们或与商业利益或与其他诉求纠结在一起,拿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交换,成为阻碍我们更幸福生活的绊脚石。
- “留学生刺母”拷问独立人格教育缺失 2011-04-12
- 双汇召开万人大会 质量监督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 2011-04-01
- 农业部排查称河南瘦肉精事件属于个案 2011-03-30
- 广东双汇生猪屠宰大幅下滑 市民对双汇产品敬而远之 2011-03-29
- 【市场观察】早评:双汇事件投资者怎么办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