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观察家 > 本网评论

十年一轮回

  
作者:张宏
发布日期:2008-08-21

网络版专稿 评论员 张宏 十年一轮回,2008年夏季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与隐忧与1998年何其相似。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仍在肆虐,多数亚洲经济体在经历了国际热钱洗劫后经济低迷,资本市场惨淡,曾经的“四小龙”神话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亚洲惟一幸免者是中国,资本账户不开放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人民币承诺不贬值也使地区金融局势免付之一炬的涂炭。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国际热钱在炒高了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后也给亚洲送来了“输入型通胀”的魔鬼礼物。地区各经济体都被夹在高通胀与经济衰退的两难境地中,央行束手乏策,资本市场哀鸿遍野。

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的中国面对的局势要比十年前严峻得多。1998年的经济衰退主要局限在重灾区亚洲,欧美各国的经济情况仍然向好。但此轮经济衰退却是全球性的,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绑架了全球几乎所有经济体。尤其是欧美这些中国的主要目标市场,它们的需求下降势必使中国出口出现大幅滑坡。这种迹象在上半年虽不明显,但要考虑到经济衰退向贸易传导存在大约6个月的时滞,因而未来数月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出现恶化的可能性正在迅速升高。

而从内部环境看,1998年时的中国刚刚摆脱通货膨胀的阴影,但却出人意料地迅速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检讨其成因,当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应承担主要责任。在亚洲金融危机 悄然临近之时,中国在1996和1997年仍然执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危害估计不足。直到1997年下半年后,决策层才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1998年初实际上已经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但纠偏过晚,其代价是直到2002年中国GDP仍处于“七上八下”的格局。

反观2008年,通货膨胀从前几个月的数据看已经开始回落,但其威胁仍远未消除。目前股市与房市的“双熊”局面,使财产性收入增长落空,消费者对收入前景预期转向悲观抑制了国内消费。而对于对经济活力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来说,CPI回落与PPI高位很可能致命的,因为它们将必须挣扎于产品价格无法提高而成本依然上升的双重压力之下。因此,尽管上半年GDP数据看起来仍令人宽慰,但如果我们能从1998年的教训中获得启示的话,经济增速突然出现快速下滑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对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进行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所幸,稳健财政政策的调整迹象已经显现。从部分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提高,即可看出端倪。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松动也预示着正确的方向。这些只是宏观政策组合调整的预兆,更多、更有力的措施相信已放在决策者的案前。

1998年中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发行特别国债,通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来撬动经济。目前国库充盈,不需要发债来融资,而基础设施建设也比十年前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我们继续采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来拉高GDP,成效很可能只是表象,受益者很可能只局限于部分的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助益不大。

反观过去十年,每一轮宏观经济调整中率先倒下的都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却在一轮轮调整中做大做强。“国进民退”已经成为惯性,民营企业的禁地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但世界的普遍经验表明,民营企业的效率普遍高于国有企业,只有民营部门的活跃才能为国家经济的长久繁荣注入生命力。

因此,2008年的政策调整,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率,应向民营企业和普通消费者倾斜。政府可以提高个税起征点,让民众拥有更多财富,增强消费意愿。政府也可以对中小企业实行更大幅度的税赋减免,或者通过出资帮助中小企业购建环保设施及部分承担劳工福利支出,减轻中小企业在环保与劳工方面的成本。而货币政策也应有所作为,在逐步放松银根的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