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观察家 > 专栏

地震、人口分布与土地制度(2)

  
作者:文贯中
发布日期:2008-05-27
 1  |  2 

上述的基本移民趋势即使在1949年后也并未逆转。在中央计划体制下,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展步履维艰,新创就业机会难以消化城市新增人口,1976年以前由东部的各大城市源源不断送往新疆、内蒙、云南和北大荒的几百万支边青年,文革中来自全国大小城市的几千万上山下乡知青,以及从1960年代起的三线建设等等,都是历史上这一移民趋势在当代的延续。由于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使得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不便,分工越来越下降。显然,这种人口的空间分布极不适应今天全球化和世界大分工、大贸易的格局。如果仍然维持历史上出于追逐耕地而形成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就会大大增加实现和维持现代化的各项成本。

这是因为要向一定数量的人口提供各项现代化服务设施。如果人口密集,所有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机场、港口、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可以建于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而为密集的人口便利分享,每人承担的成本也因而大大下降。反之,如果大量人口继续分布于崇山峻岭、沙漠绿洲或原始森林之中,远离平原和主要交通干线,要提供同样质量和数量的现代化服务,交通成本和其他成本不知要陡增多少倍。

所以,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无不通过人口和产业的相对集中,特别是通过城市化,来降低向其居民和厂商提供现代化服务的成本。不是这些国家缺乏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之下,居民和厂商出于节省消费和生产的平均成本的经济考虑,而自然形成的聚集型的人口分布。通过城市化和城市群化大大提高人口密度的结果,还带来积聚效应的其他各种好处,例如密集的人口大大加速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教育的普及,科技进步的加快,使竞争更为充分,交易成本大为降低,并使各色人才更有用武之地。

难怪美国虽然国土广袤,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多一些,且自然秉赋远远优于中国,但人口的分布比中国还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自华盛顿经过纽约到波士顿的所谓大西洋沿岸的东北走廊一带,自底特律到芝加哥的五大湖流域一带,以及自洛杉矶到旧金山的太平洋沿岸一带。同样,雄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宝座的日本,尽管国土相对人口来说极为狭小,人口的分布却同样十分不匀,70%的人口竟分布于本州岛的自神户经大阪、名古屋到东京的狭长走廊之中,而牧草鲜美的北海道的好些地方竟然人迹罕至。

自然,对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美国和日本的人口空间分布显得极不合理。然而对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因为能极大地节省生产和消费的成本,这种人口的空间分布又是极为合理,极为有效的。中国如果要大大节省实现和维持现代化的成本,自然也要显著改变由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口的空间分布,引导人口逐渐转移到沿江、沿海的平原地区定居,特别要躲开自然灾害频发、后果凶险的山区和承载能力薄弱的草原地区,使广大的西部能逐渐恢复原来的自然生态。

四川特大地震之后,面对生命财产的大量毁灭、重建的高昂代价,以及地震带的存在对未来造成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尽快改变人口的现有空间分布便有了更急迫而有力的理由。如果能够逐步减少地震带的人口密度,鼓励东部和中部非地震带各省政府和居民欢迎这些地区的民众前来定居,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重建灾区的成本,也能大大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当年美国和日本等所有的先进国家通过城市化完成人口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布时,都是依靠土地私有和市场体制的引导。我在早先的杂谈中指出,土地私有其实会大大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加快城市化的速度,也会使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农村更容易吸纳西部来的移民定居,因而会大大加速人口在空间的合理分布,降低实现和维持现代化的成本。所以,中国不但需要发动一场新的移民运动,而且需要重新审视束缚移民、束缚城市化发展的现行土地制度。

我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学长葛剑雄在谈到历代移民的巨大贡献时说,“中国疆域的定型和巩固,在历史上,通过移民,一方面中原王朝不断巩固边疆,另一方面边疆政权也得到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的疆域,使之定型并且巩固。中国的疆域最终成果反映在清朝的领土上,这个领土的巩固以及最后在帝国主义侵略的情况下并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原因,我们也要感谢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的移民所完成的扩大疆域的伟业,也是在土地私有的前提和驱动下进行的。他们在追逐耕地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降低现代化的成本,包括降低今后位于地震带上的生命和财产的无谓牺牲,中国应该再次鼓励大规模的自由移民运动。这次移民方向和历史上的移民方向会正好相反。今天,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在人口压力下被挤向深山老林的弱势人口的后代,特别是因历史原因被迫在地震带上谋生的弱势人口的后代,帮助他们尽速移居到本地的平原地区,进而移居到东部和中部地区,分享中东部的繁荣和较好的生态环境。

仿照美国对黑人等少数民族上学和就业的照顾政策,今后是否能够规定中部,特别是东部省份的政府机构,以及接受政府优惠贷款的机构和企业,在招工时每年留出一定的照顾性名额,保留给西部的灾民及其后代。在考核各地干部的指标中,对西部各省来说,是不是应该加上每年动员外出定居的本省、本市、本镇人口这一条;而对中部和东部各省来说,是不是应该加上本省、本市和本镇接受西部前来定居的人口这一条。同时,为了使东向移民成为更自由,更为自发的运动,中国急需改革现行的僵硬的、政府垄断型的土地制度,为加速城市化,从而为新的大规模移民提供足够的制度空间和人身自由。

文贯中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james.wen@trincol.edu

 1  |  2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