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一场海外辩论
波斯湾城邦迪拜的统治者正在讨论一个疯狂的想法:邀请奥巴马和麦凯恩到这个沙漠绿洲来进行一场大选辩论怎么样?
没错,我明白,这是美国总统竞选,不是一场与外国人共赏的巡回路演。如果两位候选人连在美国心脏地带举行镇民大会的方案都无法达成共识,他们又怎么会跑到距华盛顿7000英里之遥的一个酋长国去辩论呢?——何况那里与伊朗只有一水之隔。
但在迪拜举行辩论的想法是很诱人的,原因在于,这将把划时代的2008年竞选与热切关注美国走向的阿拉伯世界联系起来。但这并非惟一的原因。如今美国在海外的声誉不佳,这部分是由于别人觉得美国傲慢,不顾世界的态度而一意孤行。一场海外辩论将有助于改变这种印象。
而且,到中东地区展开竞选,还有一个十分紧迫的理由。该地区将对下任总统构成最严峻的挑战。麦凯恩或奥巴马将如何应对伊拉克战争、与伊朗的对峙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将部分决定他们在11月的投票。为什么不在这片几乎完全被战云笼罩的地区讨论这些攸关生死的问题呢?
举行这场辩论的想法,是在过去一周里同迪拜的官员交谈、电邮往来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个想法似乎得到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MohammedbinRashid)的非正式祝福。一位高官对我说,迪拜领导人“认识到这一想法的重要性,并准备迎接两位候选人,组织这场活动。”
双方的竞选班子都有兴趣,但也有所顾虑。“这是个迷人的想法”,麦凯恩竞选团队的一位高级对外政策顾问告诉我。但他又说,由于对方不愿爽快地接受麦凯恩提出的在美国本土辩论的挑战,“我怀疑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是否感兴趣。”
奥巴马的顾问们也很谨慎。他们指出,这位民主党候选人将很快前往伊拉克和阿富汗,并将对中东问题做很多的思考。但他们担心,一场海外辩论也许会冒犯一些美国选民。奥巴马的发言人伯顿(BillBurton)说:“虽说这些绝对是在本次选举中应得到慎重、综合探讨的议题,但我们觉得最好还是在美国听众面前讨论这些事情。”
由此看来,在迪拜举行辩论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这真是太糟糕了。因为迪拜将是与中东地区接触的一个好地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地方相比,迪拜是现代化与变革的象征。而且严格来讲,它的现代化程度还有些超乎想象。迪拜拥有一处人造的滑雪场,一些棕榈树形状的人工岛,在洛可可风格的酒店里有仿真的运河与阿拉伯城堡。
迪拜的可爱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新兴都市,那里的人“忙忙碌碌,从而忘记了仇恨”——上辈人就是这么评价亚特兰大的 (指当时亚特兰大生活忙碌,从而种族仇恨不强烈——译者注)。我希望迪拜所在的阿联酋能向以色列派遣一位大使。不过阿联酋一直坚定地支持和平进程,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战斗中,也是一位重要的阿拉伯盟友。2006年“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在竞购一些美国港口的管理权时,曾遭到国会的攻击,那纯粹是国会毫无道理的蠢行。
竞选总是与除旧革新相关,而这一点在今年尤为明显。极富魅力的非洲裔美国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获得的成功,不仅激励了年轻的美国人,而且激励了全世界的年轻人。曾遭受虐待的麦凯恩现在呼吁美国停止虐囚,他也想开出一片新天地。2008年竞选传递的讯息是,美国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我希望麦凯恩和奥巴马严肃考虑来自迪拜的非正式邀请。中东处在混乱之中,这令人难过。而处理这一地区的问题将是下任总统的首要任务。美国人喜欢谈论美国民主的奇迹,但实地演示这样的民主过程,也许会使亿万人产生真切的感受。
我尤为喜欢的一个想法是,伊朗人将能在卫星电视上看到,就在几英里远的波斯湾对面,奥巴马和麦凯恩就未来展开辩论,那将是一个不错的政治演示场。
(本文由《华盛顿邮报》提供中文版权。王妙玲/译)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 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 · 休养生息式的经济 | 2009-08-11
- · 奥巴马有可能驳回轮胎特保案请求 | 2009-08-10
- · 中石油获准开发伊朗最大油田 | 2009-08-05
- · 【传媒视角:克林顿朝鲜行玄机】 | 2009-08-05
- · 奥巴马与89岁女记者同庆生日 | 200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