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1-12
陈志雄
订阅

三种货币,三种走势

东亚三种主要的货币--人民币、日元和韩元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走势。韩元对美元加速贬值,日元则走强至十年最高,而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走势出现变化也不是毫无可能,全球信用危机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曾经,韩国被认为是处于最危险的位置,而相对而言,日本则称为一个避风港。同时,这种冲击对中国影响如何还不太确定。

然而,现在情形变得日趋明朗,韩国比先前预想的要好,而日本则相反。中国也深受危机之害,主要是其实体经济受到波及,金融市场则相对安好。

对韩元的预期

在过去几个月里,韩元被大量抛售。在10月中旬,韩元对美元与年初相比已下跌将近60%,创下今年最低点。其中有几个原因:一是进口原油的价格居高不下使韩国的经常帐户出现赤字,这导致了外币的外流。

截止到10月份,一些银行和出口商重拾97年金融危机的做法,举借短期外币贷款以应对当下的信贷紧缩。他们打赌认为信贷状况将会很快好转。然而,情况严重恶化,还款出现困难,随之外汇安全出现了点问题。

9月份,韩国的经常帐户赤字大幅收窄,由8月份历史高点47亿美元减少到12亿美元,并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出现盈余。这次修正情况远出乎我们的意料,并将有助于缓解韩国对眼前金融危机的恐惧。

韩国政府宣布已经担保1000亿美元的外币借款及提供300亿美元的流动性来缓解信贷紧缩问题。此外,韩国的央行--韩国银行--宣布了与美联储的3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 

这条消息可能标志着韩元价值已见底,因为在未来几个月内,这些货币可以抵消一大部分的损失。自9月中旬开始,市场已经预期韩元会走强。 到目前为止,韩元对美元已贬值50%,但是当听到与美联储的货币互换协议宣布之时,出现强势反弹。韩元对美元上涨11.2%,至1259美元。

走强的日元

日本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幸免于难。即使日元对美元在10月份升值至13年来的最高值,其经济也已出现信用危机:增长缓慢,消费者不再消费,政府债台高筑,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已严重拖累到经济。

日本的银行现在陷入一个怪圈。全球减债浪潮意味着要用便宜的日元来归还贷款。大量资金回流日本迫使日元高涨,从而增加了出口压力并导致日经指数下跌。同时,日本银行曾在股市中已投入大量资金,现在不得不减计手中持仓及筹集更多的资本。然而,这将导致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在10月27日,股市下跌6.4%,创下新低。在那一天,如果有人在1982年开始入市并持有到现在,他们会发现自己一夜回到解放前。

其他的信贷指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东京隔夜指数掉期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Tokyo Libor-OIS spread)的利差由7月份的35点扩大到10月底的60点。此外,反映日本公司的信用违约掉期利差(credit default swap spread)的一个指数也由7月份的130点扩大到10月末的326点。 

在有谣言给市场造成中伤时,日本银行被迫降息。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们非常不情愿降息20个基点,这将会给市场传达出不乐观的情绪,但是不这样做,日元将会继续走高而日经指数继续下跌。考虑到日本经济结构的弱点及减债浪潮过去之后,日元可能走弱。日经指数走向如何及是否会反弹侧是另外一回事。

稳定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走势将会被密切关注。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胀高企时,曾有人呼吁一次性升值。尽管物价有可能反弹,但是随着油价及商品价格的回落,通胀对于中国来说已不再是难题。

部分原因是由于盯着单一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月以来保持相对稳定。此外,人民币还随着美元对欧元的反弹和上涨19%而一起变动。

 一份有关中国的贸易加权汇率的估计称自7月份以来,人民币已升值7.9%。在全球经济下滑时,这样的消息可能让其他国家松一口气因为这可以减少从中国进口进而提高他们企业的竞争力。不过,这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则坏消息。随着经济衰退出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人民币的贬值将会政治上的敏感点。无论如何,这些国家消费市场的疲软势必会影响到以弱势货币结算的收入。

中国政府看起来支持放松贷款标准和财政政策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中国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降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贷款配额和降低房地产交易印花税。这些措施都是选择在与人民币的相对稳定时出台的,这表明政府可能动用行政措施来刺激经济。最近,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撰文表露自己对社会稳定的担忧,称2008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因此,人民币的反弹也不是毫无可能的。

陈志雄 穆迪经济网(Moody's Economy.com, www.economy.com/dismal)悉尼办事处的助理经济师

翻译:编辑 刘鹏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