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马基雅维利外交
大卫·伊格内休斯
14:22
2010-07-15
订阅

基辛格与布热津斯基是美国现代的两位马基雅维利主义大师,他们表演外交艺术的时代与当前的时代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美国在战争中受挫、公众对政治领导人失去信心。

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一番有趣的设想:在当前的情况下,一位像基辛格或布热津斯基那样奉行秘密、幕后外交的国家安全顾问,将如何引导美国的外交。说明一下,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二人在今天会建议什么样的政策,而是说,在目前的艰难时刻,一种更有创意的外交方式能创造什么样的成果。

我所说的“创意”,部分是指迂回策略。当年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不会在公开场合公布他们私下里的行动。1973年阿以战争后,基辛格与巴解组织开启了秘密情报渠道,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称巴解为恐怖组织,拒绝公开承认它。类似的秘密谈判贯穿于整个阿以和平进程之中。

当然,并不是基辛格所有的谋划都成功了。例如,1976年他支持叙利亚介入黎巴嫩内战,支持黎巴嫩基督徒与巴解组织作战。可以说,这一做法破坏了黎巴嫩的稳定,其恶果持续至今。但尽管如此,在越战之后的不利环境中,他为美国创造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避免了美国的衰落。

布热津斯基也是秘密外交的老手,并为执政地位不牢固的卡特总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当苏联耀武扬威地攻入阿富汗时,布热津斯基为在美国与中国、巴基斯坦之间建立了秘密情报联盟,制衡苏联。当然此事也为今天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此举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当今的四个有问题的领域,我们可以如何实施这种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伊拉克战争、阿以僵局、印巴对峙以及走向终局的阿富汗战争。再说明一遍,我是想以这些可敬的战略家的风格来思考一下这些博弈,这不一定是他们可能在今天提出的真正建议。

在伊拉克,美国已经打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战争,现在必须以最小限度的武力来实现政治结果。在这个国家,中情局必须努力培养盟友和关系,也必须派一名强势的美国大使。好消息是,美国副总统拜登选择在伊拉克度过上周末的国庆日,并呼吁伊各派组建新政府。他与应该见的各方都举行了会面。现在,他和新任美国驻伊大使杰弗里(JimJeffrey)必须在幕后好好指挥伊拉克各方。

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我也希望美国进行一些秘密外交,对象可以是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埃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甚至哈马斯。在公开渠道似乎走不通的情况下,应该试验一些新途径了。历史告诉我们,当美国和桀骜不驯的组织秘密接触时,它们通常会分裂。1974年的巴解组织就是如此。

印巴对峙是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但就像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对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军所做的那样,美国可以隐秘地鼓励双方加强接触,并促进反恐情报和军事信息的交流,这对于双方建立互信至关重要。印度总理辛格希望解决这场冲突,美国必须鼓励巴基斯坦也做出积极回应,从而提升该地区的安全。

最后,阿富汗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战略挑战。新任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将带来一个良好的变数。塔利班原本认为美国及其盟国已无法扭转战争态势,但他的到来会让塔利班重新考虑。

但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考验是,美国应该和愿意妥协的对手进行私下接触。在这方面,彼得雷乌斯在伊拉克做得就很成功。奥巴马政府必须弄明白他们想要在伊拉克实现的目标,并利用各种力量来实现它,包括公开的与秘密的力量,以及军事力与外交力。与塔利班的一些成员进行秘密接触也是很有效的,双方可以在此过程中逐渐建立相互信任。

也许所有这些隐秘的外交行动已经在上演了。成功的秘密外交的特点是:只有在它结束的时候,你才能发觉,甚至可能到那时都没有发觉。但在目前的时刻,已经患上战争疲倦症的美国,的确需要一名精明的战略家来探索各种选择了。

在奥巴马的幕僚中,谁能扮演这个角色现在还不能确定,这正是奥巴马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由《华盛顿邮报》提供中文版权。赵信/译)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