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食品安全已经困扰中国多年。表象上似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孔雀绿、多宝鱼、瘦肉精等事件的曝光令消费者陷入的困惑,不知该吃什么好。实际上中国食品安全状况在逐步好转,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安全意识增强,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在提高,问题食品的曝光率加大,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了要求。
本次奥运会会有大约几十万人奥运相关人员来到中国和北京。安全问题是奥运会组委会首先要解决的事情,这其中就包括食品安全。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就是运用RFID(非接触式微型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智能读写、加密通信等功能,结合对运输车辆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这套系统在奥运会结束后将继续为北京市民服务。在上海等中心城市,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正在悄然兴起。这给我们一个信号:食品安全问题将从制度上加以解决。这个制度名字叫做“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实质含义就是通过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建立,以信息系统为载体,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终端的全程监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环节的隐患。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食品工业的焦点食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到运输到销售终端,环节较多,在各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而就目前来看,中国食品主要的安全隐患在于生产环节把关不严,特别是农产品种养还击。
中国加工业发展快于农业种养殖,不仅指速度,更是发展水平。目前饲料工业、屠宰与加工等行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设备和管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农产品种养还处于粗放式的分散经营阶段。产业间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产品质量在各环节的不一致。由于农产品生产过程不可监控,和没有生产标准,就给下游工业确保产品质量带来困难。
近期欧洲新食品法则在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1、新法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食品2、不再把食品安全和贸易混为一谈,只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3、要求实行食品供应链(即从农场到餐桌)的综合管理,对食品生产者提出了更多要求。
4、出口国具有责任可追溯性,问题食品将被召回。
也就是说欧盟新食品法提高进口农产品的技术壁垒,而技术壁垒则开始由重检测,发展到重制度。特别重视出口国在食品供应链的综合管理能力,重视食品生产者的情况,简单说是减产出口国食品是否具有可追溯性。
我国是农产品大国,肉和水产品产量都居世界首位,肉类产量占全国全球总产量27%。但十年来,中国肉制品出口数量是呈下降趋势的。
重要的原因是出口产品被欧盟的技术壁垒阻挡在大门之外。含违禁药品,检测指标不合格等。
中国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要了解国际规则。必须适应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
因此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控已经成为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继续发展,继续扩大国际市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可追溯制度”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可追溯系统包括两个层面:功能,结合对运输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和温度、湿度自动记录装置,实现从生产基地经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
二是企业层面:比如通威股份打造的“通威鱼”,就是通过软件系统和配套硬件设备以及人员安置,建立自己企业的从“饲料供给-水产养殖-配送终端”全程可追溯系统。通过在鱼鳍上打标记,记录该条鱼的所有饲料供给者、生产者以及物流者乃至销售者的全部信息。
目前可追溯制度在政府层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根据商务部统计:
大约有53.7%的城市批发市场与农产品供应基地或生产厂家建立了场地(厂)挂钩制度;有32%的超市的初级农产品由供应商直供,有效促进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有80.4%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超市完全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有78.2%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70.7%农贸市场建立了商品购销台账制度;另外还有89.9%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87.6%农贸市场建立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这些实施更为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产业融合与“一体化经营”造就大型企业集团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