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今日媒体 > 传媒要闻

今日财经媒体要闻(080507)(3)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5-07
 1  |  2  |  3  |  4 

《证券时报》
货币政策要服务于财政的稳定性

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在接下来的政策执行中,继续利用数量型工具进行调控的同时,对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使用需要谨慎,要更多注意维护国内财政的稳定性。利率过高或本币升值过快会破坏我国财政的稳定性,而财政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金融的稳定,我们不能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而使利率维持的过高,也不能为了防止国外资本大量涌入而选择让人民币无限升值,维护国内财政的稳定性应该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

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维护国内财政的稳定性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企改革、新农村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工作都需要国家强大财力的支持,有效化解国际上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也需要国内财政的大力配合。目前我国财政稳定性程度良好,衡量财政稳定性程度的一系列指标如赤字率、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等,都处在国际公认的安全范围之内,但是如果不严加控制,这些指标很容易出现恶化趋势。

慎用加息政策

加息政策要慎用,必须把利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主要原因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而加息则是回收货币的主要手段,于是也就成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但是在目前情况下,选择加息一定要慎重。去年央行6次加息,使得银行存贷款利率偏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现在开始产生效力,经济存在过度调控的风险,业已形成的资产泡沫经历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可能破灭,警惕“滞胀”局面的出现成为当前宏观调控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加息,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企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下降,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还贷压力,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降,还会引发各种投机套利行为,导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加上今年政府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企业所得税率由过去的平均33%统一调至25%,增值税改革也逐步展开,未来3到5年,税收增长要回落10%左右,财政收入增长减缓,而财政支出将会呈现逐步增加趋势。这就会使得财政赤字率、国债负担率等一系列指标大幅度提高,进而影响到财政的稳定性。

 1  |  2  |  3  |  4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