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美国支持萨卡什维利?
“随便你,对着你的山姆大叔,你想怎么哭就怎么哭”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焦建 无论现在格美双方的关系看起来是多么的融洽,在跟俄罗斯交往的时候,萨卡什维利最好还是不要过分高估了美国的支持。
萨卡什维利其人
精力充沛,上镜,流利的英语,正是这一切使得萨卡什维利有可能去扮演布什总统推广全球民主路线时候的标志性角色。
萨卡什维利生于1967年12月21日的第比利斯市,毕业于基辅大学国际法专业。他曾留学法国、意大利和美国。
1990年代,他曾经获得了国务院的奖学金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法学院学习,他还曾经短暂的在纽约的律师事务所工作过。
1995年,他当选格鲁吉亚议会议员、议会法律委员会主席。
在 2001年,萨卡什维利组建了“民族运动党”,后当选第比利斯市议会主席、市长。
年仅40岁,萨卡什维利看起来很像是这个国家民主理想的完美代表。他引导了2003年的“玫瑰革命”,导致了亲俄的原领导人谢瓦尔德纳泽的下台。
不仅如此,在真正举行民主选举并获得胜利之后,2004年1月4日上台的他还在格鲁吉亚推进了一系列的经济及政治改革。
对于很多华盛顿的政客来说,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代表了新一代勇敢无畏的、亲美的民主领袖。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之下,那些原先在苏联统治之下的地区如今变成了独立之地。
当布什政府的领导因为伊拉克战争而陷入泥潭的时候,萨卡什维利站到了白宫的立场上,正是他曾经在美国待过的数年让他对表演这个角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美国人的朋友
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公开的表达了他对萨卡什维利的赞赏。2004年,格鲁吉亚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以后,布什夸赞他说,“他是一个坚强的朋友,一个和我们有着共同价值观的朋友。”
作为总统,萨卡什维利派遣格鲁吉亚的军队与美军一起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参加军事行动。他极力为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大唱赞歌。在他的要求下,格鲁吉亚获得了布什政府对其加入北约的支持。
萨卡什维利还学会了布什风格的语言,在今年3月,他曾经说过,“我们是您(全球)自由议程的关键一环,而我们对可以成为这计划的一部分,感到十分骄傲。”
萨卡什维利及其助手还充分表现出了参加华盛顿游戏的积极性。他们积极的与保守派智库获得联系,不仅如此,他们还与新闻媒介保持沟通并雇佣了说客集团。如今麦凯恩的一个智囊机构便是萨卡什维利在华盛顿紧密的朋友。直到3月份,该机构仍然在格鲁吉亚的雇佣之下工作。
萨卡什维利的民主计划——以及他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使他进入了华盛顿新保守派外交政治的圈子之内。无论如何,他在华盛顿的关系圈子都无法摆脱新保守主义的色调。上周,在接受CNN的访谈时,萨卡什维利自己称,在危机之时,他“与麦凯恩参议院每天多次交换意见。”
但又有一些担心说,萨卡什维利与华盛顿保守派之间的关系及他们所宣扬的观点使前者错误的估计了南奥塞梯地区的局势。“布什政府与他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他可能认为前者一定会支持自己,”对格俄关系颇有研究的学者大卫菲利普斯说。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谈到该问题时称,萨卡什维利“已经被证实了自己的确是布什观点及花言巧语风格的优秀学生。”
根据菲利普斯的说法,当布什的第二个任期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个很快就见了面。当时的萨卡什维利——“简直是喷涌不绝的向布什表达着自己在其就职演说中所读到的一切。”
脆弱的支持
但即使是在南奥塞梯地区的紧张局势已经缓解的情况下,萨卡什维利大胆、不计后果的说话方式,还是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之一是,他认为能够派遣军队进入南奥塞梯地区的判断是否合适——要知道,这样的行动一定会导致俄罗斯的反击。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布什政府亲近这个年轻国家主义民主分子的行为,是否会引起自冷战以来美国和俄罗斯最为严重紧张的局势?
去年,萨卡什维利以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名义,派遣警察逮捕了不少手无寸铁的反对者,不仅如此,他还关闭了发出反对声音的电视台。这使得美国国务院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而在最近的几个月时间里,包括国务卿赖斯和其他的一些系列政府高官们纷纷表示,他们已经警告过萨卡什维利说,不要采取任何可能激怒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对南奥塞梯地区的入侵。
现在仍然不知道这样的警告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口气来说的,但起码有一件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它们都被当成了耳旁风。
曾经有分析说,华盛顿的国际政治立场很大程度上出于宗教因素,正是因为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及推广民主的巨大决心,美国人可以不计后果和现实得失,在全球各地努力的推进美国式价值观念的形成。
但以一种更加实际的现实主义政治观点来考虑美国的对外政策,也许有时候上述理由会成立,但更多时候,美国自身利益的得失才是更加重要的问题。
格鲁吉亚的确可以作为推广美国式民主的一个滩头堡,但在继续格鲁吉亚就将会深刻的影响到美俄关系的情况之下,美国还能将这样的支持多久,正是萨卡什维利应该考虑的问题。
萨卡什维利不妨借鉴一下刚刚下台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经验,虽然穆氏的下台很可能会对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巴基斯坦的局势真的无法控制的时候,美国的确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过去的盟友下台而没有伸出援手。
因此,现在的问题关键便是,萨卡什维利真的认为——这些警告只是些警告,而美国的支持无论如何,最终都会到来吗?
假如他真的是这么认为的,也许还是早一天觉醒为好。

- · 【传媒视角:互联网已死】 | 2009-08-13
- · 商务部: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未造成实质伤害 | 2009-08-12
- · 【见解:美国要严肃对待环境问题】 | 2009-08-11
- · 赵雅芝再战银幕 关锦鹏新片饰俄罗斯女人 | 2009-08-11
- · 美国年底可能有140万人破产创新高 | 200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