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观】匹兹堡峰会的弊端(1)
1 | 2 |
记者 焦建“长长的文档已经被制作出来,而官方网站也变得更加有组织了。原则性宣言已经写就。过去那种竞争性的局面现在又开始重复出现:欧洲大陆争取控制权VS美国筹集资本VS英国并不真正想做什么事情。我们能够从这次即将来临的会议中期待什么呢?”
G20匹兹堡峰会未开,质疑已经四起。在美国左翼杂志《新共和》专栏作家西蒙.约翰逊眼中看来,这一次的峰会,也不会产生什么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事实上,除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之外,作为一年之内G20框架下所召开的第三次峰会,的确没有太多的因素让人对匹兹堡峰会的结果持过分乐观的态度。
自从华尔街危机爆发之后召开的那次峰会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整个G20框架内的国家支出了5万亿美元以便拯救经济。在过于的一年时间里,G20还答应要联合起来解决自由贸易、避税天堂、贸易保护主义、更严格的银行业监管问题,外加改革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机构。
“所有的这一切听起来都让人充满期待,但结果却是件件事与愿违。”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Parag Khanna说。
美国的新算盘
本月初,随着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做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状况已经改善”的结论,国际社会对该集团匹兹堡首脑峰会的期望,逐渐转移到了更为本质和长远的全球经济长期增长模式上。
而在这次峰会上,白宫打算在匹兹堡峰会上呼吁建立一个名为“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的世界经济新框架。在美国媒体眼中,这次改革的最大动力来自于——因为这是自大衰退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的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是这个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个计划之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会预计政策的影响,还将一年两次向G20传达报告,内容有关建议政策调整。
一旦落实,这个框架将解决的问题包括:美国更多的储蓄并且削减预算赤字,中国不再如此依赖出口,而欧洲在增进商业投资方面进行结构性的改变。
而奥巴马的表述相当直白:“我们不能回到那个时期,即中国、德国或其他国家把一切卖给我们,我们背负一打信用卡和房屋净值贷款,却没卖给他们任何东西。” 奥巴马这番话主要是针对中国、德国等出口型经济体。他认为,危机发生前中德等国对美国保持巨大贸易顺差,如今美国应当增加出口以改变这一局面。
1 | 2 |

- · 不靠谱的战略 | 2009-12-07
- · 外交部就奥巴马增兵阿富汗、哥本哈根会议答记者问 | 2009-12-04
-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必要向迪拜提供财务援助 | 2009-12-03
- · 【世界观】“沉静的美国人” | 2009-12-02
- · 奥巴马有关阿富汗增兵问题的演讲(节选) |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