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观】“沉静的美国人”
奥巴马的外交是既敏锐又具有战略性的,还是虚弱且幼稚的?世界正在寻找答案。
《经济学人》/文 最终,奥巴马看起来已经在开始下定决心。在经历了数月的痛苦折磨之后,他显然即将宣布将要派遣很有一定数量的美国军队去援兵阿富汗。与此同时,自从就职之后,他很少起到过气候变化,而他现在则告诉这个世界:他将会参加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性会议——而且带着一个暂时性的承诺:这个世界最大污染者,将会削减排放。
大胆的行动。阿富汗和哥本哈根,都能够被当做是奥巴马外交政策中的弱势的证据。看上去奥巴马好像是在慌忙而不是从容不迫中实行了它们。在阿富汗,远远谈不到聪明,他的一系列行为除了让敌人变得更加主动之外效果非常有限。在气候问题上,也充斥着一种绝望的空气。
它们是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核心争议性话题。奥巴马是聪明还是孱弱?这位总统是否是有自己的战略,为了重组这个世界,假如必要的话会做出让步?或者,他只不过是格雷厄姆.格林笔下的奥尔登.派尔?那个沉静的美国人,他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但却低估了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的糟糕——最终导致了造成伤害。
疑问者认为,不管他显得多么的体面和表达能力强,奥巴马只不过是个被人推来推去的角色。每一次,当奥巴马做出友好的表示的时候,迎接他的不是歧义就是轻视。
而认为他是个“聪明人”的一派则认为,外交不是立刻见效的一锤子买卖。奥巴马已经完成了最为紧迫的从伊拉撤军、和俄罗斯关系机能失调的任务。他把G20变成了一个新的全球性论坛……除此之外,你很难用羞怯来指责奥巴马。在布拉格、开罗和阿克拉的三次演讲中,他表达了和前任不同的新的国际政策观点。
这使得奥巴马身上承担了一副只能由自己来承担的重担。在接下来的数周时间之内,他有机会证明怀疑自己的人的错误。他能够引导美国朝着气候问题勇敢的新决定上走去。他能够让伊朗在自己的执政一周年之前就核问题进行谈判。他能够与俄罗斯达成削减核武器的协议……但是,假如这一系列都没有进展的话,奥巴马接下来将会成为一个过分乐观而且是虚弱的角色。在一次演讲中,他也认识到了这种危险:“规矩必须被遵守。违规必须被惩罚。承诺必须意味着什么含义。”

- · 包道格:奥巴马会更强硬 | 2010-02-23
- · 奥巴马会见达赖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 | 2010-02-21
- · 奥巴马政府的“赤字危机” | 2010-02-05
- · 奥巴马力促人民币升值 中方尚无表态 | 2010-02-04
- · 外交部:坚决反对任何外国政要会见达赖 |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