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里的大杂院(1)
大门一推开,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桶,苍蝇乱撞
实习记者 段静 石赛玉 推开那扇朱漆大门时,请忽略门前那一大排杂乱摆放的自行车,请忽略门后那满满一大箱散发恶臭的垃圾。当看到眼前这个民宅错落、丝瓜架漫布的大杂院时,请不要惊讶,对,它就是皇史宬——那个一直静静坐落在紫禁城东侧的宫殿。
对于许多人而言,皇史宬是个陌生的名字,地图上甚至都难觅它的踪迹。但外文版的旅游手册上却常有关于皇史宬很详细的介绍,一些外国友人也会特别要求导游带路参观。
对于紫禁城来说,这是一座不可忽略的宫殿。从明嘉靖年间开始,历朝历代的皇族重要档案全都存放于此。它是我国唯一的皇家档案馆,也是目前最大的古代档案馆。
文物保护牌
虽然也有朱漆大门,有琉璃黃瓦,然而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门口一块白色的文物保护牌无声的证明着它的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史宬,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时间:1982年。
消失的正门
1985年,皇史宬正式对游人开放。但现在,那个传说中有四尺多高石台,有雕龙闪耀木柜,有皇家圣训的皇史宬已经用它紧锁的大门,对游人说NO。
实际上,这个曾经对开放过的游客出入口只是皇史宬西墙上的一个侧门。对于这座座北朝南的建筑来说,它的正门实际是在南北侧。
但人们很难找到正门。
紧锁的游客入口处往东十米左右,又是一扇朱漆大门。门口挂着一块文物牌,告诉人们,这也是皇史宬。
大杂院里是两排低矮的小平房,里面住着故宫和第一档案馆的职工
文物牌下方是一大排摆放杂乱的自行车,门是半掩的,推门进去,一个规模不小的大杂院映入眼帘。
两溜长长的灰瓦小平房,房瓦上长有稀稀落落的杂草,高高的四围是琉璃黄瓦,二十多户人家就住在这里。
房子都不大,一小间一小间,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都被居民塞得满满当当。室外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偶尔的一点空隙,被居民们放上了盆栽,种上了满架顶带黄花的丝瓜,晾上了衣服。
正门就隐藏在这个大杂院里。
皇史宬的正门已经被居民陈设堵死
平房的尽头是居民们晾衣服的好去处,牵起的晾衣绳上有花花绿绿的衣服。绳子旁边有几个杂乱的小棚,一两棵干枯的树木,地上是凌乱的砖头。目光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一把木制扶梯,它倚着一扇脱了漆的红门,而这扇红门,就是皇史宬的正门所在。
它被堵死了,没有人能够穿过这扇门。
1 | 2 |

- · 视频:宫殿门前的大杂院 | 2009-09-03
- · 宫殿门前的大杂院 | 2009-09-02
- · 宫殿门前的大杂院(1) | 2009-09-02
- · 宫殿门前的大杂院(2) | 2009-09-02
- · 宫殿门前的大杂院(1) |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