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9-07-08
夏峰
订阅

夏峰:海南或可成为第一个环保特区

  所谓环保特区,是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下,划定一个特定的区域,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运用世界上先进的治理环境技术和治理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区域。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地区生态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环保产业,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特定区域。
  海南拥有全国独特的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热带农业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矿产资源等,是一块生态环境优美的宝地。例如,2007年,海南人均水资源量为3373.3立方米/人,居全国第三;2008年海南森林覆盖率为58.5%,远高于全国的18.21%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四;海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5000~10000个,远高于全国200个的平均水平,空气质量在世界上也属一流。这些资源是海南最大的优势,但许多资源都处于未开发或浅度开发的状态,其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在拥有世界一流环境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较为严重。例如,2007年,海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71吨标准煤/万元,排在全国第19位,远远落后于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市;2000~2007年,海南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1万吨增加到2.6万吨,年均增长18.5%。“十一五”末国务院批复的海南二氧化硫控制在2.2万吨,但照此发展趋势很难完成。根据学者的实证分析,地方环保局的实际机构能力与潜在机构能力,海南都位于全国倒数第二,仅排在西藏前面。
  对海南来说,绿色发展战略是利用优势、发展优势的现实选择;是以国际旅游岛为平台,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
  建设环保特区,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根本在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迫切要求海南把优先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环保特区最有力的突破口,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实现“低碳化”的发展目标。
  ――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应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本省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化清洁能源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并利用区位优势把扩大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产业准入制度。“海南的建设和发展都要以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为此,应建立严格环保准入标准,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实行环保审批与总量控制指标、减排任务挂钩。
  二是充分发挥碳汇潜力。有研究表明,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实施林业措施等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未来需要不断提高造林面积,改进森林管理,有效发挥森林碳汇潜力。
  ――促进低碳前沿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海南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转变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岛民环保意识、低碳意识。要继续大力提高岛民节约资源能源、注重生态环保以及切实采取行动的意识,树立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限塑法》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消费者为其消费过的废品承担一定的回收利用义务等。
  ――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研究表明,近期在中国征收低税率碳税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应密切协作,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海南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海南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据专家预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21世纪沿海地区和岛屿重要的补充能源。
  海南的自然资源环境最有条件发展低碳经济,也最有可能取得成效。海南应积极借鉴“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碳排放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和考核体系,争取海南成为国家首批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试点省市,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经验。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国家推出“绿色新政”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海南拥有“极为罕见”的多种类的、丰富的太阳能和海洋能源,发展潜力极大。在海南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环保产业,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海南应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有力时机,争取中央给予海南发展新能源更多的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视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