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檀:股市为什么破位下行 | 08-14
- 此轮牛市并不是因为实体企业受益于成本下降,而是受益于资源类、金融地产类股票的大幅拉升,引发的轮动效应。如果说以往是经济下行之后从实体经济利好传导到虚拟经济,那么这一次则是...
- 易宪容:宽松货币政策何时可退出 | 08-13
- 股市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敏感并非是流动性减少,而是对市场的信心不足,市场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走为上策
- 薛兆丰:法律程序不完善该怎么办 | 08-12
- 如果法律程序不够完善,那就应该尽力帮助法律程序完善,而不是仅仅往自以为的弱者一方站队。
- 姜长云:农民增收还需内外兼修 | 08-12
- 随着转型发展的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风险很可能会在局部地区集中释放,考虑面向农民的临时性收入补贴政策,不仅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个特例。
- 马光远:力拓案源于安全制度残缺 | 08-11
- 在胡士泰等人的眼里,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大发横财和刺探情报的乐土。而这种“公私兼顾”背后折射的,则是国家经济安全意识的淡薄和经济保密制度的残缺。
- 吴晓波:汽车下乡 | 08-11
- 从汽车下乡的经验看,中国汽车的产业政策应该顺应国情,把扶持重点坚决地放在微型客车、小排量汽车、节能汽车和自有品牌的优惠倾斜上。汽车对中国经济的意义正在生动地呈现出来
- 王石川:大胆行贿只因处罚轻? | 08-11
- “大胆行贿只因中国处罚轻”的理论能否成立尚有争议,但是当一些跨国公司在华享受着超中资企业待遇,而且我们的一些法规或部门却对此无作为时,难怪人家如此想像。
- 秋风:政府机关公司化是可怕的 | 08-11
- 公共权力私人化的后果是可怕的,政府机关变成了有门路的人谋生的手段而不再具有公共性;机关的权力不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行使,而成为机关工作人员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
- 任志强:有其所还是有其屋 | 08-10
- 立足当前,政策导向不应是将“有其所”变成“有其屋”,而商品房市场只应关注于解决“有其屋”,而无须承担“有其所”的群体重负。
- 葛剑雄:理性评价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 | 08-10
- 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的大工程建得热火朝天,我们听到的都是建成后能增加多少利税,有谁告诉我们,可能产生什么问题?
- 梁小民:别把“保八”的经念歪了 | 08-10
- 今年“保八”问题不大了,但我们应更多考虑这个政策对长期经济的影响。“小和尚”把“老和尚”的经念歪了,往往就在于只看今天,不看明天,得其毛皮而未解真谛。
- 梅新育:如何优化对外资产结构 | 08-10
- 一国外汇储备并不是单纯的财富,同时也一一对应着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可以众人争食的大饼。
- 巴曙松:重点推进结构调整与政策微调 | 08-07
- 尽管从同比角度看,通胀压力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从环比角度看,通胀的压力正在集聚,预计到2009年底,CPI和PPI都会陆续先后由负转正。
- 党国英:我不用土地换户口 | 08-07
- 现在,一部分农民可能按政府的要求拿土地换了户口。我希望当地政府允许这部分农民“反悔”,否则,恐怕会留下社会不稳定的后患。
- 孙立坚:“管”银行好过“收”货币 | 08-06
- 中国经济逼近一个政策无法出牌的‘死胡同’,为此,政府迅速反应,正尝试一招‘智慧’牌:通过银监会的监管措施来控制流动性膨胀。”
- 周天勇:建议延长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 | 08-06
- 中国目前的土地产权仍然不明晰。务实的思路是:农村和城郊集体土地,除其公共使用的部分,承包的耕地和宅基地,使用权永久归农户所有。并且,这种使用权,除了国家在公共利益时征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