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当前,中美两国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环保、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医疗、教育等事业发展。这些为寻求两国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建立两国更加全面积极的经济合作框架,开展更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经贸合作,扩大能源、环保、农业、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拓展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等新领域合作,使中美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
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开展共担责任、共迎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通过双边渠道和各种多边机制,加强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继续在地区安全、区域合作和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交流,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要继续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让亚太地区成为中美两国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重要地区。
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中美关系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促进两国立法机关、地方、工商、学术、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和交流,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两国在涉及对方重大利益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时,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就会麻烦不断,甚至出现紧张。台湾、涉藏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诚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女士们、先生们!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这是中国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的10年,也是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显著增强的10年。10年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11%左右的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积极参加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实现国家发展目标需要继续进行艰苦努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把中国的利益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将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
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女士们、先生们!
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中美两国人民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够建设和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谢谢大家!
1 | 2 |
- 【记者手记】火药味十足的中美元首记者会背后 2011-01-21
- 美国女议员枪击案 2011-01-21
- 奥巴马与胡锦涛在联合记者会上问答实录 2011-01-21
- 胡锦涛:中国不搞对外扩张 2011-01-21
- 奥巴马为迎接胡锦涛染发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