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好政策助推山东工业调整振兴
由于
工业经济下半年有望回暖
自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造成冲击后,省委省政府迅即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
他一一列举:在政策推动方面,我省在中央18号文件下发后迅速研究出台了扩内需、促发展的21 条实施意见;省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随后出台了促进全省工业平稳较快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重大举措,使全省工业初步具备了回暖大环境。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张德宽详解:大批重点
郭述禹判断:“从宏观走势上看,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惯性下行态势将延续到今年上半年,全年总体上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这意味着,全省工业在今年上半年经过艰难调整后,有望下半年实现全面回暖。
记者观察:从省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调度监测的239户重点企业生产情况看,今年1月下旬汽油、尿素、数控机床、光缆等装备类产品,同比都实现了较大增长;受冲击较大的汽车、冶金、 化工等行业生产也逐步恢复好转;钢铁、建材等行业率先出现复苏迹象,钢材价格已连续12 个周上升……我省工业回暖的迹象已然明显,光明在前。
好政策让好企业“不差钱”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越在艰难时期越是如此。应对危机,全省各级政府和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王敏介绍,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连出重拳:一是取消信贷规模控制,连续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累计降幅达4个百分点,山东省金融机构因此增加可用信贷资金740亿元;二是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贷款利率 2.16个百分点,企业每年可减少利息支出430 亿元,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三是加强市场引导,进一步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去年,省内金融机构累计通过银行间市场净融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36.6%。
财政方面同样力度强劲。省财政厅李国健介绍:今年省财政在减收增支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累计筹措资金29.5 亿元,制定了5 个方面 21 项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去年省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停征和取消工商“两费”和174项
从当前看,山东的信贷、财政支持均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年1月,山东信贷实现“ 开门红”,信用总量增加1971亿元,信用总量、本外币贷款等8项金融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从财政来说,今年2月1 日起,降低了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并停止征收 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此全省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3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的信贷和财政不是无条件支持,而是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等工作重点,使信贷财政支持本身也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山水集团董事长张才奎深有体会:省里明确提出“调结构”,目前信贷、财政支持也落脚到了淘汰落后产能上。如2009年我省将淘汰1025万吨立窑水泥。这意味着,这些落后产能将会因得不到财政信贷支持“ 失血”而亡,这必将为全省的先进新型干法水泥腾出广阔市场。
记者观察: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和持续推动力。如果说,在山东工业调整振兴的过程中,信贷、财政的放手支持,是为“振兴”提供动力的话,那资金的流向则更多体现着“调整”的方向和力度。从这个角度讲,“不差钱”的,是那些国家鼓励发展的“好”企业。
危机倒逼“大象经济”转型升级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工业走出困境,其信心除来自于外部条件“利好”外,也在于企业自身的“底气”:应对挑战,各企业已建立起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机制,早早地适应了经济严冬。
浪潮集团总裁辛卫华介绍:应对危机,浪潮的做法是不仅救眼前之急,更注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向 IT 产业链上游拓展。目前浪潮正在承担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拨款 2.6 亿的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山东省 12英寸半导体项目等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建设。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推进浪潮向产业链上游走,在全球 IT 产业竞争中争得更大的话语权。
福田雷沃则提出以内涵增长为基础的业务发展道路。董事长王金富介绍:目前,企业抓住国家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的举措,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分销及服务模式,实现了以重型装备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业务市场竞争力及销售量的快速提升。
记者观察:在大风大浪中,巨轮更具有抗击能力。我省以“大象经济”著称,规模优势使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和调整应变能力。危机不足以对我省工业形成致命打击,其“倒逼机制”则会促使我们加快调整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严峻的经济形势,无意中却为山东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契机,这也是山东工业“光明在前”的题中应有之义。

- · 中国出口战略重大调整 商务部研商“创造”外需 | 2009-08-16
- · 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政策反复拉锯 | 2009-08-15
- · 老城开发区:见证海南工业化 | 2009-08-14
- · 北部湾:重化工业隐忧 | 2009-08-14
- · 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政策反复拉锯 | 20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