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首页
>
专题1
>
中国宏观经济观察
>
专访文章
>
霍德明:宏观判断的分歧来自宏观信号缺失
|
11月6日 18:28
记者 孙健芳 对宏观经济,不同的学者常常会有不同的判断,分歧何来?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认为,宏观经济判断的分歧
张斌:货币政策不能放松 人民币应继续升值
|
10月16日 18:21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持物价稳定,过早地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下一步就是通胀再次卷土而来。另外,他建议人
曾学文:以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不可取
|
10月16日 18:21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在PPI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想用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是极大不可取的。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
龚方雄:监管滞后创新 泡沫难避免(中)
|
10月10日 17:16
网络版专稿 记者孙健芳 最近,全世界各国都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救市行动,就此国内经济学界有很多的争议,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之间
杨涛:通胀压力减轻 应借此推动资源价格改革
|
10月10日 17:15
龚方雄:市场经济是信任经济,救市十分必要(上)
|
10月10日 17:15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孙健芳 龚方雄认为,市场经济一个很重要的运作机制就是信任。现在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从一般的抵押发展到一般的贷款,接着
赵锡军:次贷就是金融鸦片
|
10月8日 16:35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眼里,次贷就像是金融鸦片一样。当它飘洋过海进入中国时“一帮
赵锡军:四季度CPI反弹,明年经济向下走的压力较大
|
10月8日 16:35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在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的时候,中国作为一个并不完全开放的经济体该如何认识?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
赵锡军:经济减速是结构转型必须的代价
|
10月8日 16:35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要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理解经济减速
王建:经济在更快地下滑(上)
|
10月7日 17:49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孙健芳 王建认为,实际上,经济现已开始急速下滑了。经济顶点是07年上半年,从GDP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率到了12.7%,就很快
任若恩:通缩、经济下滑成中国经济最大矛盾
|
10月7日 17:48
网稿版专稿 实习记者 张斐斐 任若恩认为,通货紧缩与经济下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矛盾,“双降”的力度并不够。政府应该全力保增长,但
陈兴动:明年的CPI可能在4.5%(下)
|
10月7日 17:47
陈兴动:明年GDP可能下降到8.4%(上)
|
10月7日 17:33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斌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第四季度的GDP应该会在9.1%
陈兴动:政府宏观调控有失误(中)
|
10月7日 17:33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市场影响都很大,那么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目
次贷风暴加速蔓延 隔绝危机还需政府之手
|
4月24日 12:05
很多人主张政府不能够干预市场,最好的市场就是不受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但马斯金却坚持,“自由市场确实有它的道理,但是在有些情况下,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产品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