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金融投资
公司产业
商业评论
观察家
商务生活
今日媒体
研究报告
经济日历
品牌活动
世界经济怎么啦?
经济观察报:现在,大家都在为美国次级债危机而恐慌,你认为全球经济到底怎么啦?
金岩石:全球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简单地说最新动态就是12个字——金价上千、油价过百、利率减半。
金价上千背后,是很明显的通货膨胀。人们开始讨论黄金,很多人由此引发许多怀旧情绪,希望我们能够抛弃美元,重新回到金本位,于是人们开始把金本位当做一种理想状态,以为黄金还能够主宰我们的时代,这是一种梦想。
为什么是梦想呢?黄金仍然是由于它的物质本性决定的,在我们现代金融业人们陷入绝望时,大家就会对黄金所形成的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我把它称之为现代金融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人认为能够抓住黄金就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挽救我们的通货膨胀,但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主要是政府的职能发生变化。
从凯恩斯主义开始流行就已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就是全球性通胀的时代。
道理也很简单,原来我们的政府按照亚当·斯密理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守夜人,守夜人只有在战争和灾难状态下,它才会行使经济职能。
但是凯恩斯把守夜人的职能变成了几个金领的工作。于是国家开始生产一种产品,这个产品就叫做通货膨胀。各国政府都开始把生产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职能,把适度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成绩单,于是适、度这两个指标,就变成了一个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加适度的通胀,全球通胀的源头就变成了政府的职能。当政府的职能能够生产通货膨胀,当一个国家本土遇到了通货膨胀威胁的时候,政府只能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输出通货膨胀,这就叫以邻为壑。
所以,宏观调控他一方面是在生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在输出通货膨胀,政府之间的各种博弈就变成了生产通胀和输出通货膨胀。
经济观察报:在全球通胀之间,不同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博弈?
金岩石:在通胀的博弈过程中,全球经济确实面临着威胁,而这种威胁最早把一个市场看作一个整体,所以,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在凯恩斯时代是一个基础的概念,当全球金融没有一个中心能够控制和平衡,这个市场的发展没有一种约束来约束政府制造和输出通货膨胀,那么资本主义生存的基础就会动摇。
资本主义生存的基础一是个人,二是市场。但是,超越国家的经济循环会把政府变成了这个循环的基本行为主体,于是政府生产的通货膨胀、政府输出的通货膨胀、各个国家之间的政策博弈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虚拟经济的成份逐渐地超越了市场经济的过程。
经济观察报:油价问题是否在通胀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金岩石:油价过百同样也是通货膨胀,因为油价过百、能源危机,美国率先启动了替代能源,目前最成功的替代能源之一是乙醇。
现在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乙醇替代能源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把一缸汽油换成一缸乙醇,这一缸乙醇所需要的玉米是一个非洲家庭一年的口粮。那么,很明显玉米的价格必然上涨,玉米价格上涨,大米、小麦就不能不涨,于是所有农产品开始上涨,国家的整个农业产业价格上涨,也就必然推动物价的上涨。政府推动着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推动着通货膨胀,所以说把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了。
经济观察报:在高通胀下,你如何看待美国的降息政策,理论上降息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的。
金岩石: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明显,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来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国率先的大幅度降低利率。
如果我们把全球经济循环看作一辆手推车,手推车有两个轮子。左边一个轮子是美国,高消费、高负债。右边一个轮子是中国,高生产、高出口。两个轮子中间有一根杠子,是全球金融。
美国通过次贷把美国的高负债、高风险延伸到全球,于是这个手推车推着非常轻松,可以慢慢地走。美国的穷人买了房子,房子里面装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它就解决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间接地让中国的穷人也获利。
所以从这方面看,我们应该感谢美国的次贷,次贷创造了一个市场,它让美国的穷人住上了房子,让中国的穷人有了工作,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在过去若干年支撑着全球经济的增长。
但是,现在这个循环的一个轮子掉了,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房价的下跌,引发了美国的穷人要搬出房子,搬出房子后他的消费下降,他就不会再买中国制造了,于是从美国的高负债衍生了一个次贷危机,现在这个危机波及到全球证券市场。全球证券市场若按股权算,美国占30%,如果按照衍生品算美国占70%。所以这个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波一波传递,越到边缘浪头就越大,而我们恰恰是处在一个金融市场的边缘,我们承受了一个信息扩散过程当中的特殊的效果,中心区的一块石头引发了边缘的巨幅振荡。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还伤及了美国的消费。美国的消费占全球的42%,意味着这样一个消费减速也会通过全球证券市场的一个整体振荡效果波及到边缘,所以中心区发生的危机在边缘引发的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振荡,消费市场也在振荡。
中国将是世界经济领袖
经济观察报:如你刚才说的,美国次级债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那么,我们中国目前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金岩石:当两个轮子的手推车突然间变成了只有中国独轮车时,中国一不留神就变成了世界经济的领袖。可是我们还没有习惯目前这样的地位。
今年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经济增长10%,美国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2%。10%:2%,再加上欧洲的减速、全球的减速,2008年中国经济的成长将会是全球经济成长的一倍,美国的五倍、欧洲的六倍。按照这样一个数字,中国对全球的经济价值的贡献是全球第一,两个全球第一意味着什么呢?我们真的当了经济领袖。
现在问题是:我们当了领袖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行使一个领袖国家的职责,所以温家宝总理说2008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不是说我们的经济困难,实际上是说政府决策困难,因为你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同时也是全球经济的一大支柱。
这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全球性的政策博弈!
美国利率减半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反周期、反危机。这时候宁可牺牲承受通货膨胀,也要解决经济周期。当各国都把自己本国的经济危机作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的时候,谁都没有意识到所有的反周期政策、反萧条的政策都是在输出通货膨胀,都是在以邻为壑,于是我们进行了全球性的政策博弈。
每一个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都选择了反萧条,于是反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退居次要地位,反萧条变成了首要目标。大家都在反萧条,大家都在输出通货膨胀,于是油价过百、金价上千、利率减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目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