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顾名思义,此类交易方法的核心是有关人士通过内幕消息获取暴利。股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本是各国政府立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基本原因,但此类交易方式却将此当作谋取不当利益的跳板,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实现高额利润的最佳方式,但要面对的是法律风险。因为这不是一般的个人能做到的,所以不需要去研究。但是,反过来说就必须要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了解内幕交易的情况,才能尽量避免上当受骗,保持戒备心理,使得股市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充分保护自己,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说穿了,最终是保护自己口袋里的钱。
在我国内幕交易主要体现在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做假,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做市庄家精心构造虚假的技术指标,同时买通股评家发表虚假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他们美其名为“包装”。 “包装”是为了国营企业改革,为了填补国营企业亏损的黑洞,为了在三年内把国营企业扭亏为盈,为了从老百姓手里骗取财物,为了上市,为了配股,为了机构庄家的胜利大逃亡,为了……。政府也在有意无意的支持、纵容、默认甚至亲自参与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的“包装”行为。
作为善意、适度的包装无可非议,善良的人们能够忍受,但是对于恶意、过度的包装真是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愿政府早一点儿清醒过来,不要把证券市场当作提款机,否则这个市场迟早要毁灭的。
但是,另外一种内幕交易不一定是违法的。现在市场上投资基金经理所做的所谓上市公司调研工作,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也属于内幕交易的类别,因为他不是从公开信息来了解上市公司,而是通过上门了解未公开的信息。根据上门了解的未公开信息,指导投资基金的操作方向,决定对该公司是否投资。你能说这一内幕交易违法吗?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