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汤向阳
2009年8月11日
危机.反思
转眼间已是一年。
这一年,花照开,树还在,太阳仍旧在东方升起。
一切似乎没有改变。
只是,银行利息已经降至历史新低,身边报告升职加薪的人也在减少。而最受关注的房市和股市,前者的保值增值功能再度被强化,后者则在经历了一轮大跳水之后蹒跚上行。
毕业即失业的人数增加了,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却在减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没有遭遇裁员,也没有减少薪水,但是那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似乎越来越珍贵。
相形之下,一切似乎并非雁过无痕。
而在这场危机的根源地——美国,雷曼兄弟倒下已有一年,美林和国际集团变身美式“国企”,通用破产后完成重组,“两房”又传即将获得白宫新的资助。
失业大军的徐徐壮大,华尔街巨骗麦道夫的150年刑罚,“省钱教母”的横空出世,似乎都在为这场金融海啸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注解。
人们都说,是这场危机成全了奥巴马,让他有机会像罗斯福一样,成为拯救美国经济、重塑美国形象的英雄。
也许人们是对的。因为当人们这样期待奥巴马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们仍然相信,这一场危机,如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一样,都会成为过去。
而在经济学里,好的预期将会助推好的现实。
世界就是这样。在美好与安逸里,贪婪与非理性便会逐渐侵蚀我们的思维;而在逆境与萧条中,人们反而学会了沉静与坚守。
即使是最固执的人性捍卫者也相信,就算出问题的是制度,但率先被攻破的仍然是人心。
危机总会过去,但每一次危机里的反思却不能轻易过去。正如同人心里的每一个结,解开之时都必然催生新的人生智慧。
我们不能期待危机永不再来,但是我们可以期许自己,因反思而重回理性,因理性而更好地生活和创造。
历史,站在今天的彼岸;未来,从今天徐徐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