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廉政问题突出
为研究解决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问题,2010年4月—7月,河南省纪委会同省国资委先后深入安钢集团、中平能化集团、郑煤机公司等10家省管企业进行专题调研。经调研发现,国企廉政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由腐败、失职渎职、官僚主义等原因导致的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问题突出,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损失。如,鹤煤集团向鑫山矿业投资6933.7万元,因事前缺乏缜密的调查研究、评估、审计等程序而上当受骗;又投资与主业无关的古典艺术博物馆项目,除出资1800万元外,另无偿提供“文物保证金”2500余万元和内部银行贷款1000万元,造成巨额亏损。有的乱借款无法收回。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投资担保、产权交易、设备材料采购等钱、物集中运行的关键环节是腐败行为高发区。陈留栓在设备材料采购商处共受贿180多万元,占总受贿额的60%;在工程建设上共受贿51.5万元,占总受贿额的17%。
河南省纪委常委张战伟指出,对国企领导加强监管,预防腐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加强监督
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意见》。
针对监督失控的国企领导职务消费问题,《意见》规定,国企领导的薪酬和职务消费情况必须向职工公开,要将职务消费预算纳入企业年度预算,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领导不得超预算消费,不得将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的费用列入职务消费。不得违规购买或更换小汽车、公务包机、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设备,不得违规使用信用卡、签单等形式进行职务消费。
按照这一文件,从今年5月起,河南省国企领导必须严格执行薪酬管理规定,不得自定薪酬、兼职取酬、参与下属企业分配、下挂薪酬分配关系及滥发补贴、津贴、奖金。同时,国企领导人员在任中和离任前必须进行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