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辛拜勒阿蒙神庙
约旦佩特拉古城
希腊雅典卫城
王隽/文 1990年还在外贸公司上班的檀怀宇借工作之机比普通人更早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没想到20年之后,他成了一个“职业旅行者”,目标明确,地球上被评为世界遗产的地方他都要去。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去了30多个国家,近130处世界遗产。
姬路城、京都、梵蒂冈、罗马、比布鲁斯、耶路撒冷、雅典卫城、庞贝古城、吴哥、迦太基、大堡礁、敦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名字一辈子能去其中的十个就是很不错的旅行履历了,当然,檀怀宇选择了没有稳定的工作,选择了单身,选择一年里只在家中一两个月,选择了去到新地方之前要先做很详细的计划,包括文化上和身体上的。和所有旅行者一样,他的旅程虽然有目标,也充满未知。
对话
檀怀宇
旅行者
经济观察报:你出去旅行有十来年的时间了,通常的行囊里有那些特别的东西?
檀怀宇:和大多数旅行者一样,去户外所需要的那些都要准备。另外,我会随身带着打印机和充足的相纸,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习惯。我沿途拍摄的照片,当时就要打印出来,有的被我送给当地人,大部分做成了明信片。
经济观察报:现在人们慢慢开始看到旅行对生活的意义,“Gap Year”这个概念也在年轻人中传达,就是工作时间里有一个阶段要给自己去旅行。有一对夫妇4万块穷游了18个国家,还有一个单车旅行者骑行了几十个国家,你和他们的目标一样吗?
檀怀宇:不太一样。我不太在意游的方式是什么,我注重目标,注重那个世界遗产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到了那儿之后,看到了它,又获得了什么。我知道那个骑车的人,他骑了90多个国家,我觉得他是在骑车,不是在旅行,他去干什么了呢?不过是把自己移动到了那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