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北京回龙观幼儿园的“灰色”生态(2)
2011-12-13 17:03 来源: 作者:赵捷 编辑:
导语:“灰园”没有资质但又相对自由的状态,部分得益于回龙观学前教育资源巨大的缺口。对于大多数“灰园”业者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是大家都别出事。因为任何一家出事,都可能导致“灰园”的大规模关停。

他助不如自助

“为什么不办一个自助幼儿园呢?”为孩子入托头疼的禾禾在回龙观社区网络论坛上发出这样的号召。一时间应者如云,“希望能跳出现有幼儿园的圈子”,妈妈们主张建立一个非盈利的机构。

2011年3月,经过十个月的筹备,幸福之家幼儿园开园。每月收费1300元,加上300元的伙食费,不加收任何其他费用。幼儿园设在回龙观体育公园的三层小洋楼内,周边环境和硬件设施一流。楼下还专门辟出一片户外场地,供孩子们养兔子、种菜。

小楼内部,顶层是幸福之家颇具特色的陶艺教室。与其他幼儿园老师往往教大家做同一物件不同,孩子们在此可以自由发挥。教室内陈列着孩子们奇形怪状的作品,没有重样的。二楼是教室,一面落地窗采光极好,窗外是回龙观体育公园的小树林。一楼是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换成其他幼儿园,可能就隔成几间教室了。”园长张松告诉记者,幸福之家处处透着不俗。

每天上午,幸福之家的孩子会有一段“工作时间”,自由地选择美工、阅读或者数学的方式与环境互动;下午,陶艺、音乐和美术的课程仍是自由选修。这样的课程在很多幼儿园被称为“蒙氏班”,学费往往高出其他班一截。

最大的不同是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委员会,家长们可以直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决策。幼儿园的大小行政事务一律透明,由家长们直接监督。委员会还特别推举一位全职母亲常驻园内,参与日常管理。

在家长委员会的要求下,幸福之家的玩具、教具乃至装修材料,一定要安全健康,同时符合环保无污染的要求。食品采购要及时汇报质量和新鲜度,食谱定期由家长更新。园内还特别安装了和附近派出所联网的监控系统。目前幼儿园已经满足消防要求,但家长们还是要求未来有条件要在楼外加装消防梯。

也有妥协的地方。与最初的家长主导幼儿园、外聘园长的设想不同,目前幸福之家与另一所拥有资质的“幸福之家”幼儿园合作,由从事幼教18年的儿童心理学硕士张松任园长,负责幼儿园的运营,发起自助的家长们并不投入学费外的资金。

幸福之家仍处于亏损中,尽管家长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非盈利的机构,作为幼儿园的实际运营者,张松不得不面临机构如何生存的问题。房租一年需要30多万,加上17位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工资,45个孩子的学费尚不能持平。到明年,幸福之家希望能扩充到70名孩子,收支达到平衡。“调整将在师生配比和资源分配的合理范围内展开”,园长张松表示。

到目前为止,幸福之家的模式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还只是“看上去很美”。首先找到愿意花时间精力投入的家长并不容易,而如果参与的家长太少,机构可能面临招不到生的困境;此外,要保证“非盈利性”更难,并不是所有的园方都愿意接受家长对幼儿园的干预。

此前被报道的回龙观第二家自助园——星光月舞幼儿园,参与筹建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本来她打算联合几位家长建自助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放弃,星光月舞又回到了纯私立园的路子上。目前,这家开在小区底层商铺的幼儿园仅有不到10名儿童入托。

尴尬身份

尽管没有得到办园资质上的认可,幸福之家并不游离在基本的监管体系之外。园长张松告诉记者,幼儿园定期会有来自消防、卫生和防疫等部门检查,前几天区教委的老师还专门过来,提醒冬天在煤气使用和供暖上注意安全。

“灰园”与相关部门,本来 “猫和老鼠”的关系,看上去有些暧昧。徐时告诉记者,早在10年前,快过年时当地政府领导曾到一外来务工子弟幼儿园里看望孩子们,给孩子买了文具,给老师们送了米和油。在园方看来,这是一种“默认”。

“灰园”没有资质但又相对自由的状态,部分得益于回龙观学前教育资源巨大的缺口。一位业者很有底气地告诉记者,如果把回龙观没有资质的幼儿园全部关掉,将会有大量的孩子无处可去,因此政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年五月,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的暂行新规出台,一度让包括幸福之家在内的“灰园”们看到转正的希望。但很快因为条件苛刻,该规定又被同一拨人解读为“忽悠”。新规中,小规模幼儿园在软硬件要求上,与普通幼儿园并无差别,只是招生人数调至40人。部分区县的细则甚至比市教委的标准更严格,具体到回龙观所在的昌平,小规模幼儿园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内。这一点并没有出现在北京市的暂行规定中。

到现在为止半年时间过去,新规下申报的幼儿园寥寥。是否标准太严而影响了幼儿园申报,北京市教委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规模办园的标准将不再有调整。至于审批过程是否太过繁琐漫长的问题,记者致电昌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得到的答复是审批牵涉消防、卫生等多个部门,一道道程序通过之前他们也没有办法。据了解,目前回龙观尚没有一家“灰园”转正,幸福之家的审批程序也仍在进行之中。

新规的出台,在张松看来缺乏导向性。整个回龙观地区的家长,由于经济收入,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待不同,其实是需要更多的选择,现在需要优化这些选择,而非“一刀切”,新规无法引导资源向着这个方向进行配置。

幸福之家的45名孩子居住分散,家长们对校车有需求,仍是“安全原因”,幼儿园至今没有配备校车。这一点上,家长委员会亦无从干预。

转正诉求背后,是“灰园”生存极端脆弱的另一面。今年8月,在北京大兴区旧宫镇一服装加工厂发生大火之后,当地政府“突然变脸”,将31所外来务工子弟幼儿园关停,其中包括区领导视察过的喜洋洋幼儿园。对于大多数“灰园”业者来说,他们最大的希望是大家都别出事。因为任何一家出事,都可能导致“灰园”的大规模关停。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