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忙
当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愈益变得庄重,童趣就会忍不住要让它诙谐一把。当你看着“杜甫很忙”的报道,如果只是哀叹文化衰落,或是呼吁不要亵渎经典,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较真,一些涂鸦之作,与文化、经典等宏大命题之间,又能有几毛钱关系?
——《重庆时报》
“杜甫很忙”走红的根本条件,不在于诗圣本身的暗影或光环,而在于“杜甫”频出的语文课本。涂鸦者、转播者,与其说在消费“杜甫”这一古老意象,不若将他们的所作所为,理解成对不如意“教材”的一场迟来的、集体性反弹!
——《华西都市报》
医患纠纷
为患者着想的医生,最后却倒在患者的刀下,不仅是医生执业群体的悲哀,同样是社会的悲哀,更让人看到了科学理性精神缺失的可怕。
——《新京报》
我们应当正视患者这种“臆断”存在的现实基础,对可能发生的“臆断性伤害”采取有效之策。毕竟,因这种伤害而殒命,是对医生的高度不公,形不成良性的医疗秩序,更会影响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京华时报》
要解决医疗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公立医院诊疗条件,增加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让更多患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另一方面,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此外,还要建立一个超脱于医院系统的第三方调处机构,让患者的投诉能得到及时处理。
——《南方都市报》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处于对立的两极,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这,才是让医生再不挨刀的治本之策。
——《人民日报》
官方回收地沟油遭抵制
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对于地沟油回收的责任,是否仅限于制定餐厨垃圾收集法规,成立官方许可的收油队?此前,地沟油往往重回餐桌而不能流入到生物柴油等政府希望的领域,充分说明不是生物柴油企业不愿意回收地沟油,而是利润水平让他们收不起地沟油。
——《珠江晚报》
适当引入市场化手段,给予正规回收企业以补贴,提高“正规军”回收地沟油的“战斗力”,在餐厨垃圾统一回收机制尚不完善的当下,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珠江晚报》
富豪嫁女
网络围观富豪嫁女,背后是面对贫富分化现实的无力焦虑。更值得追问的是,煤炭资源造就了诸多富豪的同时,当地民众的生活又得到了多少实质性的改善?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