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观察家 > 书讯 >
12月月度推荐
导语:本期我们推荐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各五本书,其中有关于在微博时代下,如何界定民主和社会运动,纠正大众对民主的误读和误解,还有改变20世纪整个英语文学界的奥登的《战地行纪》,讲述其在中国的旅程以及访谈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等重要历史人物,以及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爱》,以及发表后引起轰动的《摸彩》等等
 
当微博改变世界的时候,很多人大概以为,我们朝着民主迈进了一步。其实,我们只是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名词面前,夹缠不清,难以寸进。本书作者用生活化的语言,用当前社会的一些事件,讨论了如自由民主、群体事件、网络争论等话题,解释了什么是民主和社会运动,我们应该怎么促进民主,纠正了大众对于民主的误读和误解。
 
《战地行纪》(英)奥登、衣修伍德/著马鸣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1月
 
奥登是20世纪改变了整个英语文学世界的人物,他的文字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现代性对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众多作家带来的深远启迪,是难以统计、不可磨灭的。《战地行纪》记录了他的中国之行,足迹遍布香港、广东、汉口、上海、黄河流域战区等,先后访问过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冯玉祥等重要历史人物,留下众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克虏伯的军火》(美)威廉·曼彻斯特/著姜明新 马环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书是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的传记。克虏伯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实质上是权力的同义词,时至今日,它仍然意味着冷酷无情、玩世不恭、贪得无厌,以及最重要的——战争。克虏伯曾经是国际军火商中最著名最成功的一个。它是个真正的国中之国,其驻外代表常常比德国大使们更有影响力。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克虏伯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无法衡量,没有哪个国家连续多届政府如此紧密地与一个工业家族联系在一起。
 
《经济到底为了什么》(美)约翰·格拉夫 戴维·巴特克/著丁莹/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
 
约翰·格拉夫和戴维·巴特克在本书中引导读者思考经济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两位作者不仅回顾了过去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也融入了当今社会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以下场景:当个人和市场、政府共同合作时,我们就能够创造一种经济制度,它能够提供人们真正渴望的事物——幸福、健康、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公平的薪资等——而不仅仅是更多的物质产品。
 
《乡愁里的中国》叶一剑等/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年10月
 
在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嬗变的过程中,整整一代年轻人满怀期待与梦想涌向城市,但城市显然并没有真正的敞开胸怀接纳他们,反而设置了一系列基于户籍与身份的制度性排斥政策。《乡愁里的中国》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与观察,呈现了这代人“进不去城、回不去故乡”的命运

 

作者: 赵鼎新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当微博改变世界的时候,很多人大概以为,我们朝着民主迈进了一步。其实,我们只是困在“民主”、“自由”之类的名词面前,夹缠不清,难以寸进。本书作者用生活化的语言,用当前社会的一些事件,讨论了如自由民主、群体事件、网络争论等话题,解释了什么是民主和社会运动,我们应该怎么促进民主,纠正了大众对于民主的误读和误解。

 

作者: 【英】奥登  【英】衣修伍德 

译者: 马鸣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奥登是20世纪改变了整个英语文学世界的人物,他的文字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现代性对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众多作家带来的深远启迪,是难以统计、不可磨灭的。《战地行纪》记录了他的中国之行,足迹遍布香港、广东、汉口、上海、黄河流域战区等,先后访问过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李宗仁、冯玉祥等重要历史人物,留下众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作者: 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 姜明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是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的传记。克虏伯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实质上是权力的同义词,时至今日,它仍然意味着冷酷无情、玩世不恭、贪得无厌,以及最重要的——战争。克虏伯曾经是国际军火商中最著名最成功的一个。它是个真正的国中之国,其驻外代表常常比德国大使们更有影响力。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克虏伯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无法衡量,没有哪个国家连续多届政府如此紧密地与一个工业家族联系在一起。

作者: 【美】 约翰·格拉夫 【美】戴维·巴特克 

译者: 丁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约翰·格拉夫和戴维·巴特克在本书中引导读者思考经济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经济到底为了什么。两位作者不仅回顾了过去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也融入了当今社会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以下场景:当个人和市场、政府共同合作时,我们就能够创造一种经济制度,它能够提供人们真正渴望的事物——幸福、健康、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公平的薪资等——而不仅仅是更多的物质产品。

副标题: 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

作者: 叶一剑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在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嬗变的过程中,整整一代年轻人满怀期待与梦想涌向城市,但城市显然并没有真正的敞开胸怀接纳他们,反而设置了一系列基于户籍与身份的制度性排斥政策。《乡愁里的中国》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与观察,呈现了这代人“进不去城、回不去故乡”的命运。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