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精密制造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5亿元,同比增长1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66亿元,同比增长22.03%。在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汽车业务成为立讯精密营收增长最快的板块。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均突破1280万辆,连续十年领先全球,全球市场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亦持续演进,为产业链供应链带来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立讯精密依托智能制造核心能力,发挥垂直整合及产能布局优势,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37.58亿元, 同比增长48.69%,占营收比重也从上年的3.99%提升至5.12%。
汽车行业供应链竞争激烈,但市场体量与发展潜力巨大,十余年来立讯精密对汽车业务板块寄予厚望,并逐渐将其打造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增长点。从2014年至2024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营收从7.23亿元飙升至137.58亿元,增长超过18倍,加速向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军厂商的目标迈进。
汽车业务起步:从最擅长的线束和连接器做起
立讯精密201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从其擅长的线束和连接器入手,逐步拓展汽车业务版图,其规模体量和业务“含金量”持续提升。
汽车线束被喻为汽车的“血管”和“神经”,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运输的载体,具体应用在发动机(电机)、仪表和底盘等部位。连接器则应用于汽车的电流、信号和功能集成部件,常常组成连接器模组。无论是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线束和连接器都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
在汽车业务起步阶段,立讯精密就积极推进内生和外延并进的发展策略,推动汽车业务迅速成长壮大,加速融入行业顶尖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2012-2017年,立讯通过上市公司主体或母公司陆续收购福建源光电装、德国SuK以及采埃孚下属子公司的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相继进入复杂精密结构件、汽车热塑产品及模具和车身控制系统领域,立讯也跻身Tier1厂商(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快速成长的同时,汽车行业逐渐确立电气化、智能化变革趋势,变革的一大直接效应就是汽车线束长度缩短,但是单车线束价值量提升。据统计,新能源汽车单车线束的价值平均约5000元,相较中低档燃油汽车提升40%-100%,带来了显著的市场增量。
到2022年前后,立讯精密通过垂直整合,已成为集完整的低压、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以及充电枪等设计、验证、制造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在连接器领域,公司已具备有完整的高压、高速连接解决方案,涵盖整车内所有高压连接器,以及千兆以太网连接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用线束、连接器等领域,大多为定制型产品,不同主机厂或不同车型的设计方案和质量标准均有所不同,与此同时,相关产品应用技术壁垒较高,汽车厂商对供应商的筛选标准严格且周期较长,供应商资质壁垒成为业内企业重要的业务护城河。
可以说,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到2022年初已颇具规模,但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与主机厂关系仍不够紧密,在全球汽车产业链尤其是一流主机厂供应链体系中,其重要性和话语权仍有待提升。
汽车产业链重构 立讯核心优势“平移”
立讯精密持续拓展汽车业务版图的同时,汽车行业也经历了从传统燃油汽车到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变革,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让立讯这个“新玩家”有了更多机会,汽车产业的“新打法”也让深耕消费电子的立讯得以跨界赋能。
在此过程中,立讯精密及其控股股东还与多家主机厂开展股权合作,结成更紧密的合作纽带,提升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2022年,立讯精密控股股东入股奇瑞汽车,公司与奇瑞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公司作为Tier 1厂商的核心零部件综合能力,此后又以Tier 1身份深度参与奇瑞和华为合作的新车产业链中。
2023年,立讯精密与广汽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立昇科技,立昇科技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制造,聚焦汽车行业智联化发展技术及应用创新,旗下研发制造基地已于2024年投产,产品涉及智能座舱域控、中央域控、车联网终端、高压线束等类别。
事实上,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换代”过程中,众多企业跨界新能源汽车,汽车产业过往相对封闭的供应链格局也有所松动和变化。新的供应链包括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三大主要领域,立讯精密依托强大的智能制造平台,又有着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平移”到汽车供应链可谓顺理成章。
2024年9月份,立讯精密再度祭出大手笔,斥资约5.25亿欧元收购德国著名汽车线束制造商莱尼公司50.1%股权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的100%股权。借助此次收购,公司将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客户准入、产能布局、物料采购等方面与莱尼公司实现深度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以及战略协同。这不仅将快速塑造公司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将为中国车企出海以及海外传统车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垂直一体化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立讯精密汽车业务体量达到百亿级别,并借助内生外延式拓展进一步成长,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积累和不断打磨的综合能力,以及领先的“工艺+底层技术+智能制造”,在汽车业务上将进一步释放。全球头部客户资源与全球产能布局,也将助力立讯精密进一步迈向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军厂商的目标。
“关键还是竞争力”
展望 2025 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带来挑战。立讯精密已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及数据中心等领域构建起多元化、集成化、协同化的战略版图,形成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公司提出,将围绕“三个五年”战略规划,在深化全球布局、强化技术优势、拓展新兴领域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基于精密制造平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锻造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面对国际贸易领域的变化和挑战,立讯精密将通过内生外延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海外产能建设,持续优化全球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布局,构建更敏捷、更灵活的产能配套体系以满足海外客户的本地化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公司将依托多年积累的国际化运营经验,为国内优秀品牌出海提供从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协同支持。
“这种双向赋能的全球化策略不仅增强了对国际贸易环境波动的抗风险能力,更使公司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提升。”立讯精密在年报中表示。
4月9日,立讯精密高管在投关活动中回答有关“关税冲击”问题时说:“关键还是竞争力,以立讯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来看,未来有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机会。”
市场分析认为,对于立讯精密而言,除汽车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外,2025-2026年苹果手机的“超级换机周期”或将推动立讯消费电子业务显著增长。包括AI iPhone的推出和完善,将带来为期两年的阶梯爬坡式销量增长,今年下半年iPhone 17系列如大幅改变外观,3亿部机龄超过4年的旧款iPhone机主也有望步入换新市场。
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年报的同时,还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增长23.17%。